卡尔九世制造林雪平血案
前因:巴托雷去世;后果:第一次波瑞战争。

文/翟书宁

前因

1586年,波兰国王斯特凡·巴托里去世,由于他没有子嗣,波兰议会选举齐格蒙特二世的外孙、瑞典王子齐格蒙特三世为新一任国王。

1600年3月19日,瑞典摄政王卡尔大公清洗国内支持齐格蒙特三世的大贵族,将其尽数斩首,被称为“林雪平惨案”。

齐格蒙特三世的本名叫作齐格蒙特·瓦萨,他的父亲是瑞典国王约翰三世,母亲则是波兰公主凯瑟琳·雅盖洛,也就是齐格蒙特一世的女儿。按说,齐格蒙特·瓦萨是瑞典王子,怎么会成为波兰国王呢?这还要从他的舅舅齐格蒙特二世的去世说起。

查看完整族谱

齐格蒙特三世的族谱

齐格蒙特二世死后,因为他没有儿子,贵族们商讨王位继承问题时,由于大家对国王的人选各有看法,最终达成妥协,由全体贵族在全国议会上选举国王。自此,波兰开始了自由选王制,历任国王都由选举产生,甚至时常有外国人担任波兰国王。

比如在齐格蒙特二世去世后选出的第一人国王就是法国人亨里克五世,没几年他就回法国当国王了,即法国瓦卢瓦王朝的亨利三世。之后选出的国王是齐格蒙特二世的妹妹安娜,并与获选的外来国王结婚共治。她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进行了军事改革的匈牙利贵族斯特凡·巴托里

1586年,斯特凡·巴托里去世后,由于他与王后安娜没有生育子女,王位再度出现了空缺。安娜王后建议由自己的外甥,即上文提到的凯瑟琳·雅盖洛(她的妹妹)的儿子齐格蒙特·瓦萨来作为新一任的国王。第二年,在贵族举行的全国会议上,齐格蒙特·瓦萨顺利当选为国王,称为齐格蒙特三世。

在他45年的统治时期,波兰-立陶宛联邦是名副其实的东欧第二强国,仅次于奥斯曼帝国。

波兰是一个天主教氛围极其浓厚的国家,受到这里宗教氛围的影响,齐格蒙特三世也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对欧洲大陆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极端仇视。除此之外,齐格蒙特三世还力图建立起专制统治,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引起国内的权力斗争不断。这是他统治的两大特征,也间接决定了他的命运。

转折点的时间是1592年,齐格蒙特三世的父亲约翰三世去世。按照惯例,齐格蒙特将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新一任瑞典国王。但在瑞典,大多数人民已经改信新教路德宗,对天主教没有一点好感。要让这位天主教的狂热信徒成为瑞典新教徒的国王,矛盾可想而知。

齐格蒙特三世的叔叔卡尔大公是一个新教徒,虽然他信奉的是加尔文宗,与瑞典大多数人信奉的路德宗还是有些差别,但相比齐格蒙特三世而言,他的宗教信仰更容易得到瑞典人民的认可。卡尔大公敏锐地看到了瑞典国内的不满情绪,并积极利用这一点拉拢不满齐格蒙特三世的大贵族,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查看完整族谱

卡尔九世的族谱

约翰三世去世的第二年,卡尔大公就在乌普萨拉召开宗教议会,宣布接受路德宗的基本信条《奥格斯堡信纲》,将新教路德宗确立为瑞典国教。虽然如此,贵族们没有直接反对齐格蒙特三世,只是承认卡尔大公为国家的摄政王。

然而眼见着齐格蒙特三世开始在瑞典极力推行天主教,两国、两种宗教的矛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卡尔大公觉得时机已到,将自己的侄子齐格蒙特三世赶回波兰。

于是,齐格蒙特三世1598年组建起一支舰队,远征瑞典,试图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他立志要占领瑞典的两大城市——斯德哥尔摩和卡尔马,给叔叔一个教训。

9月15日,卡尔大公率领的瑞典军队与齐格蒙特三世在林雪平地区相遇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随即爆发了激烈的斯通耶布罗战役。齐格蒙特三世的军队战败,由2000多人在战斗中阵亡。这次战斗彻底挫败了波兰军队,齐格蒙特三世仓皇逃回波兰,此后再也无力干预瑞典事务。

击败齐格蒙特三世后,卡尔大公成为瑞典最有权势的统治者,也赢得了贵族们的信任。1599年瑞典议会正式通过决议,宣布废黜国王齐格蒙特三世。

第二年,即1600年3月19日,卡尔大公将政务会议中支持齐格蒙特三世的贵族统统斩首,扫除了反对派势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这次大清洗被称为“林雪平血案”,揭开了瑞典与波兰的长期战争。

后果

卡尔大公(1604年称自己为卡尔九世)夺取瑞典王位后,齐格蒙特三世心有不甘,为重新夺回王位,率领军队多次入侵瑞典,挑起第一次波瑞战争。

结论:林雪平血案标志着齐格蒙特三世对瑞典的统治结束,波兰与瑞典的短暂联合宣告终结,引发了第一次波瑞战争。

阅读数 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