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兵变:吃不好的后果很严重
前因:1887年,毕麒麟被刺案,刺客被捕,英国治理新加坡秘密会党;后果:1942年2月8日,新加坡战役爆发。

前因

1887年,毕麒麟被刺案,刺客被捕,英国治理新加坡秘密会党。

1915年2月15日,新加坡发生了印度雇佣兵叛乱事件。事件造成40多名英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史称“新加坡兵变。”

兵变的主角是印度第五轻步兵团,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印度的孟加拉回教徒。兵变发生时,这支部队正在新加坡执行海外任务,负责看管被关押在新加坡的德国战俘。

来新加坡之后,这支步兵团对这次海外派遣的任务表示出了相当的不满。他们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加坡的生活。在印度,他们有羊肉羊奶供应,新加坡则吃不到羊肉,只分配到鸡肉与少量鲜奶。士兵们食量大,只好自掏腰包加菜。而且新加坡的生活费远高于印度,这让他们更加恼怒,累积了许多负面情绪。

英国军官意识到印度第五轻步兵团情况不妙,决定将兵团转调到香港。

可是在正式命令发布之前,却有谣言在军中右翼阵营传播开来,说他们将被派到美索不达米亚,跟土耳其回教兄弟打仗。传播谣言的人中,就有反对英政府统治的卡西姆·曼苏尔。

卡西姆·曼苏尔原是印度一家咖啡店的老板,被征召加入新加坡警察队伍,担任主力。他对这种海外派驻早已不满,之前就曾试图挑起新加坡警察们的不满情绪,但没有成功。

但是他在印度士兵中不断散播的反动言论,倒是起到了成效。印度雇佣兵在他的鼓动下,蠢蠢欲动,几乎马上就要与英国政府刀剑相向。

当年1月,卡西姆·曼苏尔甚至还写信给土耳其驻仰光的领事,请求土耳其派一艘战舰到新加坡来,接走这些亲土耳其的印度穆斯林士兵。事情败露后,卡西姆·曼苏尔被捕。但他的行动已经在第五轻步兵团发生了影响。

印度雇佣兵

彼时,德国俘虏在东陵军营跟看守军朝夕相对,也借机怂恿这些印度佣兵发动兵变,释放自己,德国将与他们共同对抗英国。

几方影响下,印度军队里弥漫着怨恨和怀疑的情绪,更多流言开始传播:他们不是要被送往香港,而是被送到法国或者土耳其打仗,而且英国人还很有可能故意凿沉他们的船。

一个月后的2月15日,英国军官宣布,运兵船“诺尔号”将于隔天启航。在阅兵仪式上,英国军官表扬了印度军的贡献,并表示大家已经完成在新加坡的任务,隔天就要离开了,但就是完全没提一个目的地是香港。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来就有疑心的印度军认为,英国人分明是刻意隐瞒,前往土耳其的谣言几乎成真。当日下午,印度右翼阵营认为不能再等了,403人正式发动武装叛变。

他们首先在亚历山大军营夺取军火,然后兵分数路,第一批留在亚历山大军营袭击英国军官;第二批沿着巴西班让路前往岌巴港,见到洋人便杀;第三批冲到五公里外东陵军营释放德国俘虏,把德国人当成朋友,给他们枪械弹药。

参与镇压新加坡兵变的日本兵

当时正值新年休假,英国驻新加坡的殖民地政府被这次兵变打了个措手不及。印度兵团里有八百多名身强力壮的士兵,如果指挥得力,可以完全掌控新加坡。

可是,这群印度兵取得了初步胜利之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甚至请德国人领导这支队伍,但被德国人拒绝。

缓过神来后,殖民地政府军队司令官迅速行动,集结了一支杂牌军,新加坡炮兵志愿团、英国工兵、炮兵和水手,以及新加坡苏丹亲自从柔佛带来的一队人马,总数约为500人,其中仅有一半受过军事训练。

当时,英国在东南亚仅有日本一个盟友,于是英国驻印度总督亲自打电话向日本领事求助。日本的反应也很迅速。

第二天上午,300名日本人在领事馆面前集合,荒木和前日本海军前军医处处长铃木检阅了队伍。与法国援军一道,帮助英国人镇压印度兵的起义。

当时参与应援英国的一位日本士兵塚田对这次兵变这样描述:“印度兵就像小孩子,脾气好的时候很容易相处,愤怒时却像猛虎或魔鬼”。

镇压行动持续了十天,叛乱者们分散到了新加坡到的西部和北部,但最终都被抓住。叛乱被平定。

后果

1942年2月8日至15日,新加坡战役爆发,日本陆军攻击新加坡英属政府,最终占领了整个新加坡岛。

结论:尽管叛变以失败告终,它却动摇了英国在新加坡的根基。从此之后,新加坡的警察队伍进行了重组,所有欧洲男性都被勒令接受军事训练。

阅读数 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