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吴哥王朝衰落;后果:兰甘亨继位。
作者:辰安君 / 编辑:陆伯让
前因:吴哥王朝衰落
公元十三世纪之后,柬埔寨吴哥王朝(高棉帝国)内部矛盾纷争不断,给了诸邦据地称雄的机会。
1238年的一天,孟叻的泰族首领坤·帕孟收到了另一个泰族领地邦央的消息,那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
反抗吴哥王朝,建立泰族自己的国家!
策划者正是邦央的泰族首领坤·邦克朗刀。

邦克朗刀雕像及今天的泰国泰族
邦克朗刀和帕孟同属泰族贵族,与吴哥王朝的高棉族并没有多少情分。
当时中南半岛上多是部落国家,分属众多民族,如泰族、掸族、缅族等等,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今天的泰国地区也一样,那时也挤着很多小政权。中南半岛上最强大的是吴哥王朝(高棉帝国),所以这些部落小国皆依附于吴哥王朝。
小部落中,有一个泰族为主体的国家叫做庸那伽国。
十三世纪初,西境的掸族人入侵了庸那伽国的一处小镇柴普拉坎,城镇的治理者柴西里亲王打不过这些入侵者,于是率众人迁徙到邦央,邦克朗刀就是来自这一支泰族。
后来,这些泰族流民又分裂开来,往不同的方向各谋生路,其中一拨人向素可泰地区发展。
这时候素可泰还属于吴哥王朝的统治范畴。
来到这个地区生活的泰人,最初作为吴哥王朝的臣民,定期向帝国称臣纳贡。吴哥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笼络泰部落的领头人,赐予孟叻的地方首领坤·帕孟一把吉祥宝剑,还将自己的女儿西卡柱公主许配给他,赐予他藩王的称号。
其实吴哥王朝此时内斗不休,对外族的依赖越来越大,所以对泰族也不断示好,但对他们的控制力却越来越弱,而且流落到吴哥王朝境内的泰族人毕竟不是高棉人,还是心心念念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曾经强大的高棉帝国
眼看吴哥王朝的势力衰弱,邦克朗刀觉察到,此时发动战争有很大的机率能够取得胜利。
但是他的实力还不够,他找上了帕孟,帕孟备受吴哥王朝重视,势力强大。他劝说帕孟,将邦央和孟叻联合起来,共同带领泰族人民反抗吴哥王朝的统治,争取独立。帕孟斟酌一番后,放弃了吴哥王朝赐予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家室,与邦克朗刀共同举事。
听说泰族人叛乱,吴哥王朝派大将克隆·兰蓬前去平叛。
由于坤·孟帕曾是吴哥国王的女婿,克隆·兰蓬一度还在劝降,徒劳无果后,便向他们这群“叛贼”发起了进攻。关于这场战争,泰国历史上记载不多,史书中的硝烟散去后,已然是邦克朗刀领导的泰人获胜了!
克隆·兰蓬见局势不妙赶忙从邦央撤军,这给了邦克朗刀乘胜追击的机会,使得他一举攻陷了吴哥王朝在泰北的政治中心素可泰城。
帕孟推举了朋友邦克朗刀为王,泰族正式在这里建立了素可泰王国,邦克朗刀被素可泰人民尊称为室利·膺它沙罗铁王。

素可泰城位于吴哥王朝西北位置。
新生的素可泰还很稚嫩。
其他泰族势力也脱离了吴哥王朝的统治,素可泰王国建立之后,泰国北部就出现了三个以泰族为主体的国家,即清迈王国、帕耀王国以及素可泰王国。
对外,膺它沙罗铁王选择与这两个泰族国家和平共处,于1287年结成友好联盟。这样,素可泰王国才能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蚕食吴哥王朝的领土。
在吴哥的佐德地区,素可泰军队遭到了抵制,佐德太守坤三秦拒绝服从素可泰的管制,还试图起兵侵犯达城。室利·膺它沙罗铁王率师讨伐,但不料中计,所幸三王子率兵来援,以其初生牛犊之武,不畏强敌,同坤三秦展开了激烈的象斗。
坤三秦不敌,战败落荒而逃,膺它沙罗铁王为了表彰他勇敢,特赐名帕·兰甘亨。至此,素可泰才真正降服了佐德地区,扩展了核心区域。
即使如此,膺它沙罗铁王在位时期的素可泰王国疆域还是比较狭小的。

素可泰的国土后来发展也是狭长的形状
除了重要城镇素可泰外,只有差良、差甘佟、沙拉銮和颂奎这几个城镇。这时的国境西抵达达城,南到北榄坡的帕邦城,东到巴塞河,北与清迈王国接壤。
这个略显狭小的国家,是泰国第一个统一王朝,泰国统一的历史也自此展开。
后果:兰甘亨大帝继位
素可泰王国建国之初,只是一个疆域狭小的国家,三王子兰甘亨即位后,锐意开拓疆土,发展文化,缔造了素可泰盛世。
结论:膺它沙罗铁建立的素可泰王国,标志着泰国结束了部落割据时期,建立起首个统一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