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爱国者运动;后果:荷兰联合王国成立。
文/逍遥
前因
爱国者运动:1785年,荷兰爱国者运动风起云涌,荷兰执政威廉五世在这场运动中被迫逃离海牙并失去了对海牙禁卫军的统帅权。直到两年之后,威廉五世才在普鲁士的帮助下重新掌权。
1795年,爱国党人在荷兰发动起义并协助法军攻占了荷兰,从此,荷兰政权被法国所把控,荷兰正式沦为法国的傀儡国,并最终在拿破仑的授意下并入法国。
在威廉五世重登大位之后,荷兰民众热切地希望这位尊敬的执政能够带领荷兰回归过往的安宁与稳定。反对执政的激进的爱国党人此时已经遭遇了全面的失败,尽管他们的某些理念看上去似乎更加先进,但他们此前并不成功的实践使得人们反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保守的执政这一方。
可是,这位平庸的执政以及他所代表的保守的制度显然并没法满足人们的心愿。他接手的荷兰是个烂摊子,国家的海上贸易和国防力量在此前的战争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毁,这一切现状都很难指望通过这个毫无新意的政府来进行改变。很快,满心期待的荷兰人民又因为死气沉沉的现状对执政大人失去了热情。

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国旗
与一潭死水般的荷兰相比,此刻荷兰的南边邻居法国正在经历一场狂风骤雨般的革命。1793年,法国国王被推上了断头台,经历着大革命洗礼的法国正在浴火重生。失落的荷兰爱国党人密切地关注着法国所发生的一切,并为之感到欢欣鼓舞。他们曾努力希望与威廉五世达成政治和解,并将荷兰带入到政治改革的进程当中,却被威廉五世一口回绝。这一次,他们从法国正在经历的变革中看到了希望。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不久后,在法国流亡的荷兰爱国党人纷纷加入了法国的军队,参与到法国的对荷作战中去。八年前,威廉五世借助了外国的军队击败了爱国党人,这一回,威廉五世的行为得到了他的对手们的效仿。1795年,爱国党人带来了法国的军队,一举结束了威廉五世的执政生涯,并在荷兰的国土上宣告了巴达维亚共和国的成立。
新的国号预示着荷兰新的时代的到来。不过,这一次变革似乎跟过往的几次变革一样,它的模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尽管它的的确确给荷兰带来了一些切实的革新,但它也给荷兰招来了法国主子的控制,并使得荷兰陷入了持久的动乱。

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军装
巴达维亚共和国自成立之日起便在法国的阴影之下度日。在法国的授意下,巴达维亚共和国政府频频进行改革,以求根除那些沿用已久的旧制度,并使之与它的法国主子保持着一致的步子。同样是在法国的要求之下,巴达维亚共和国被迫跟随着法国与英国为敌,导致其海外殖民地遭到了强大的英国海军的多次入侵,其海上贸易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
在拿破仑登基后,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存在形式开始受到威胁,拿破仑似乎还并不满足于当时法国对荷兰的控制力度,希望继续做出一些改变。1806年,拿破仑改巴达维亚共和国为荷兰王国,并派自己的兄弟路易前往荷兰登基为王,借此加强对荷兰的控制。
不过,路易成为荷兰王国的国王之后,他在治理荷兰的问题上往往有自己的想法,而没有对拿破仑惟命是从,这导致了荷兰在1810年被并入法国。自此,荷兰完全丧失了自主性,本来在路易统治之下荷兰商人还可以进行一些偷偷摸摸的自由贸易,但在拿破仑的直接统治下,大陆封锁政策得到严格的执行,荷兰绝大部分的海上贸易被完全摧毁。
更令荷兰人绝望的是,法国的统治不仅仅使之失去了他们世代热衷的商业贸易的机会,还让他们背负上了他们历来都毫无兴趣的参军义务。在法国的统治下,大量的荷兰年轻人被迫穿上了法国的军装,跟着拿破仑的军队满世界打仗,并为了法国人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路易·波拿巴
法国的统治又一次深深地打击了荷兰人对于变革的热情。“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固然美好,但它却给荷兰人带来了巨大的代价。到了拿破仑统治的后期,荷兰人又开始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曾经作为保守势力而统治荷兰的奥兰治家族,并期待着重新独立之日的到来。
后果
荷兰联合王国成立:1815年,出于制衡法国的目的,欧洲列强经过协商后将南尼德兰地区划归荷兰统治,成立了荷兰联合王国,奥伦治家族的威廉一世成为联合王国的第一任国王。
结论:在法国控制和统治荷兰期间,荷兰人民受到了来自法国方面的奴役和压迫,但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成果也借此传播到了荷兰,为荷兰未来向现代国家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