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九月战役:波兰第四次被瓜分
前因: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果:苏德瓜分波兰。

文/翟书宁

前因

1939年8月,德国趁英法苏三方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风险,全力准备对波兰的侵略。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兰人民为保卫祖国掀起了顽强的抵抗运动,但最终还是失败,波兰国家灭亡。

德国与波兰之间的恩怨纠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一次,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划分给波兰的但泽地区,这导致德国的国土被一条“波兰走廊”一分为二。希特勒上台后,这股愤懑之气被彻底释放出来,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周围国家,对波兰也是虎视眈眈。

波兰走廊将德国一分为二

波兰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危险所在,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知道以波兰一己之力无法与强大的德国较量。1939年4月,贝克先后到访伦敦和巴黎,得到英法两国的安全保证。没想到,希特勒竟以此为由,宣布废除了此前与波兰签订的互不侵犯宣言,这简直是将要入侵波兰的意图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

在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希特勒更是有恃无恐。8月29日,他向波兰政府下发布外交声明,要求波兰交出但泽地区,还要让德国在波莫瑞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而且,波兰必须立即派出代表前往柏林签署条约。波兰政府明知这根本不是谈判协商,而是赤裸裸地威胁,但还是火速派出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前往柏林。

没想到,利普斯抵达柏林时,德国却声称已经过了谈判的期限,并用广播告诸世人,是波兰拒绝了德国谈判的建议。显然,希特勒就是想将挑起战争的脏水泼到波兰头上,可怜波兰一个弱小的国家,有冤也无处诉。

图为德国大使汉斯-阿道夫·冯·毛奇、毕苏斯基、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和波兰外长约瑟夫·贝克,摄于1934年6月15日的华沙,五个月前,两国签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正处于蜜月期。

直到此时,波兰政府才彻底认清现实,知道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波兰总统莫西奇茨基宣布进行军事总动员,要军队做好战争准备。但已经来不及了,德军早在4月份,就已经受到希特勒下达的“白色方案”,为进攻波兰做好了全面准备。

9月1日凌晨,德国派出已经提前在东普鲁士集合起来的“北方集团军”和西里西亚的“南方集团军”,向波兰发动突然进攻。陆军在波兰西部的大平原迅速推进,空军和海军则配合着攻击、轰炸波兰的城市、铁路等等。

为了这次战争,德国调动的军力有180多万人,而波兰做好战争准备的,只有不足100万人。更何况,无论是参战人数、装备武器,还是战争准备,波兰都根本无法与德国相提并论。

短短9天的时间,波兹南、西里西亚地区的主要防线就被德军彻底突破。波兰总统莫西齐茨基和其他政府要员,早已见势不妙,将政府撤出首都华沙了。他们在躲到罗马尼亚后,便被罗马尼亚政府拘留起来。

尽管波兰人民拼死抵抗,但根本无济于事。至于答应给予波兰以保护的英国、法国,在对德国宣战之后便没了声音。而苏联更是趁火打劫,以保护人民为由,派出军队进入波兰东部的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波兰军队腹背受敌,被打的措手不及。很快,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就宣布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国土的一部分了。

9月17日起,德军已经开始围攻波兰的首都华沙。华沙市的市长斯塔任斯基明知道抵抗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但在最绝望的时刻,他还是坚持领导军队和市民继续抗争。为了迫使他们投降,德军出动轰炸机对华沙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坚持抵抗了整整12天之后,9月28日,华沙陷落。

波兰再次被瓜分

此后,波兰军队还在零零散散地抵抗德军的侵略,但大势已去,随着科茨克战役的失败,波兰共和国宣告灭亡。波兰西部的大波兰、波莫瑞、西里西亚等地区尽数被德国吞并,而东部则落入苏联的手中。德国与苏联这两个“老朋友”,再次联起手来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瓜分波兰”。

后果

波兰战败后,国土再度被德国和苏联瓜分,德国在西部波兰大肆迫害波兰人和犹太人,而苏联则在卡廷森林酿就了卡廷森林大屠杀。

结论:九月战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波兰人民坚决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为保卫国家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还是没有逃过亡国的宿命。而坐视波兰灭亡的英国和法国,注定要为他们的袖手旁观付出代价。

阅读数 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