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格计划:德国停止偿款的开端
前因:道威斯计划;后果:希特勒上台。

文/全历史 Spencerrr

前因

道威斯计划:1924年,为了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赔付一战赔款,协约国拟定了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1930年3月,德国国会正式批准了关于一战赔偿问题的经济方案,这一赔偿方案因由美国银行家欧文·杨格主持制定,被称为杨格计划

杨格计划降低了凡尔赛会议上确定的德国赔偿金额,并取消了对德国的经济管制,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

然而,杨格计划通过后不久,德国便被卷入了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借机要求延期赔款。此后随着纳粹党上台,德国再也没有继续偿还过战争赔款了。

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战胜国对德国的赔款要求达到了1320亿金马克。

因为战争,德国的工业设施几乎损失殆尽,恢复生产和维持经济正常运行都成问题,这个金额对战败的德国来说是雪上加霜。

还不起,就拖着。

早在八年前,德国就开始拖欠法国的战争款项。

占领鲁尔示意图

为了逼德国还钱,法国还联合了盟友比利时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在英国和美国的调停下,协约国拟定了解决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用支持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赔付赔款。

到了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经济也受到影响。

在总统兴登堡的领导下,德国民族主义者与纳粹党联合组织了一次全民公投。这次公投的结果是德国人民拒绝承担赔偿的所有义务,并宣布总理如果继续对外输出赔偿金,就应以叛国罪受到惩罚。

这次公投是纳粹党在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首次在国家政治舞台上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防止国内动乱,兴登堡政府要求重新制定赔偿计划,修改赔款总额和年限,理由是德国财政陷于崩溃。

当年2月至6月,英国、法国等战胜国,在美国财政专家杨格的组织下成立委员会,再次放宽了德国赔偿的限期。因为作为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意识到,不能把德国逼得太急,如果逼得太狠无异于杀鸡取卵。于是,有了开头提到的杨格计划。

虽然杨格计划减轻了德国的赔偿负担,但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德国经济迅速下滑,两年之内工业生产指数跌至从前的一半,失业人数高达600万。经济的衰败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很快,德国的执政党间也出现激烈的争夺。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保罗·冯·兴登堡的时间地图

1930年,德国原工会联合会主席布吕宁被总统兴登堡钦点上台成为德国总理,以阻止德国的经济衰退。上台后,布吕宁政府强调要维持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和重要生产部门,因此不断向垄断组织提供贷款和补助金,取消了大量政府救济金的发放。

布吕宁的反危机政策导致德国的经济命脉进一步集中到了工业家和资本家手中,而中下层民众则进一步受到打击,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这样的社会情况给了纳粹党领导希特勒以笼络德国人心的机会。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保罗·冯·兴登堡的时间地图

从1931年开始,希特勒开始有步骤地争取国内工业巨头的支持,工业集团逐渐把希特勒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政治代理人。此外,希特勒还提出保证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政策以拉扰中下层民众。

同年,由于德国经济危机没有缓和的迹象,布吕宁发表公开声明表示德国已经无力偿还赔偿,将不再支付一战的战争赔款。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缓债宣言”,建议德国延期一年支付各国间的赔款和债务。

但是,延期后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成为德国总理,拒绝履行凡尔赛和约内容。因此,德国再也没有偿还过《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战争偿款。

后果

希特勒上台: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国家总理。

结论:

杨格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但该计划实施不久,德国就卷入了世界经济大萧条。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混乱给了纳粹党上台的机会,因此,在杨格计划提出后,德国几乎未在进行过战争赔偿。

阅读数 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