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隔离政策:深深的歧视
前因:马兰进入议会;后果:南非企图吞并纳米比亚。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马兰进入议会

1918年,马兰作为南非国民党在开普敦的领导人,被选入南非议会。后来,马兰因反对南非为英国参战而获得很多人的支持。

1948年,南非国民党领导人马兰在选举中获胜,随即出任了南非总理兼外交部长。在总理任职期间,马兰统治集团推行了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

参加选举前,马兰代表的南非国民党就提出了种族隔离的口号。“种族隔离“在字面意思上,是指分立发展。当时的这一政策,对于马兰来讲,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计划。他之所以提出“种族隔离”的口号,主要是想通过它赢得非洲白人的支持。

当时的南非已经形成了“白人至上”的社会。可是很多白人发现,二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黑人开始加入了技术工种和半技术工种,兰德金矿的非洲工人甚至还组织了第一个工会。这些变化让白人感到极为恐慌。

种族隔离下的南非

在马兰参与选举前,一个捷克记者曾经在约翰内斯堡采访了一些白人。其中,有一个人说,如果我们让黑人接受教育会怎么样?他们会挤进写字间并在学校当起老师来。我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南非发生。我们绝不能让黑人接受充分的教育,担任要职。

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南非国民党就不断地向外宣传“种族隔离”的口号。为了赢得选举,他们用力地造势。

最后,南非国民党领导人马兰获得了选举胜利,并成为了南非总理。

上台后,马兰意识到自己是靠着“种族隔离”获胜的,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更是从此抱着这一政策不放。马兰代表的南非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施政纲领中,就对此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他们从法律上,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种族隔离体制。这些立法,总共有50多条。其中,有特定居住法,就是规定白人、黑人和有色人种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区;有禁止混合婚姻法,就是规定白人和黑人或有色人种间的性关系为非法,禁止白人和非白人结婚。

丹尼尔 马兰(前排右一)

同时,和立法相配套的还有刑罚。司法部长斯沃特决定对黑人大力使用鞭笞之刑。他还把这种刑罚写成了法案,在议会上提交了。在提出这个法案的当天,司法部长斯沃特特意手拿一根九尾鞭进入了会场。他的脸上是洋洋自得的神情,还让人给自己拍照。

在这些种族隔离政策的之下,占南非人口67%的黑人都在过着没有尊严和极度屈辱的生活。

当时,不少正义之士都对这种政策提出了斥责和不满。一个叫《哈泼斯新月刊》的杂志,就报道了受笞的非洲人痛苦的情形。他们写到,他挺着身子站着,一丝丝破绽的肉挂在背后,大滴大滴的血沿着他的大腿倾注下来。九尾鞭嗖嗖地响着,向他的肩头横打下去。

《哈泼斯新月刊》的这些揭露描写,给当时的国际新闻界造成了不小的震撼。这件事,让司法部长斯沃特驰名国内外。

然而,他没有收敛,反而越发猖狂地推行“种族隔离政策”。渐渐地,司法部长斯沃特变成了南非暴政的化身,成了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代言人。

总理马兰等南非国民党成员,对这些暴行都表示默许。司法部长斯沃特在这种环境下,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谴责,却依然官运亨通。没多久,他就晋升为南非的总统了。

反种族隔离运动

种族隔离政策实施不久后,就激起了非洲人有组织的反抗。

青年联盟的主席曼德拉、非国大党主席莫洛卡等人一起投入到了反种族主义的斗争中。他们共同发起了“蔑视不公正法运动”,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动群众,向南非政府提出要废除6项种族主义法令的通牒。参与运动的黑人特意进去只准白人进入的火车站和邮局;在种族隔离的场所,他们还特意坐到白人的座位上。

南非政府针对这些人的行为给予罚金和坐牢两个惩罚,然而,所有人都宁愿坐牢也不屈服。种族隔离政策延续了40多年,这期间,非洲人一直没有放弃抵抗。

后果

南非企图吞并纳米比亚

1949年,马兰政府在权力得到巩固后,就指使南非议会通过《西南非洲事务修正法》。这个法案把纳米比亚作为南非的一个省,以此达到吞并它的目的。

结论:马兰统治集团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给非洲人带去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他们作为极端的种族主义政客,也在国际社会上臭名远扬。种族隔离政策直到1994年才被解除,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