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突尼斯人民实现民族独立
前因:法国承认突尼斯内政自治;后果:突尼斯共和国成立。

文/由昊雨 编辑/亦可

前因

法国承认突尼斯内政自治:1955年,依据谈判,法国保留对突尼斯外交和国防的控制权,但废除了对突尼斯的行政统治条款。

1956年3月20日,法国正式承认了突尼斯的独立地位,突尼斯从此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突尼斯能够独立,与当时的国际形式密切相关。

二战中,法国一度亡国,它的殖民地也一度被法西斯德国、日本占领。战后法国虽然成功复国,但法兰西在殖民地的管理机构已经被破坏,重建殖民机构需要时间。于是,各个殖民地就开始趁此机会谋划独立。越南率先吹响了从法兰西殖民帝国独立的号角,并在奠边府战役后确立了其独立地位。

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在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其独立运动也可谓风起云涌。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对法国的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突尼斯人也积极同其宗主国法国抗争。

使突尼斯沦为法国保护国的《巴尔杜条约》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法国同意了突尼斯人,在未来可以实行自治。可以说,突尼斯的独立势头已然不可阻挡。只不过,法国没有给出具体日期。

这时候,突尼斯国内领导人布尔吉巴,不失时机地站出来推波助澜:突尼斯人应当取得和摩洛哥人一样的独立地位。

布尔吉巴,这位为了突尼斯独立而奔波数十年、饱经困苦的中年领袖,带领突尼斯代表团同法国政府展开谈判。但是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恐怖份子的多次进攻使得谈判不得不终止。而为了实现民族独立,突尼斯人毅然决然在此同他们的老宗主法国人并肩作战,共同驱逐恐怖分子的骚扰进攻,以此来保护谈判协商的顺利进行。最终,3月20日双方签订了《突尼斯独立协议》。这一刻,不仅突尼斯人民载歌载舞,布尔吉巴的半生追求也终究落地,突尼斯终于实现了独立!

而3月20日也被突尼斯人认为是他们的独立日。

突尼斯王国就此出现在了世界版图中,罗尔斯贝伊(即当地最高统治者)成为国家的首任统治者,布尔吉巴担任贝伊的首相。布尔吉巴很清楚突尼斯人民在期待着什么:国家独立,人民需要一个独立发展、稳定繁荣的现代化国家。当然,为了回应民众诉求、实现自身理想,布尔吉巴需要进一步稳固自身的权力。

很快的,负责宪法起草的议会便如期召开。而布尔吉巴所在的新党在此次选举中毫无悬念的大获全胜。4月,布尔吉巴组建内阁。

突尼斯人民一直以来面对布尔吉巴这位带领民族走向独立的领导人自然是颇有好感,而在国家正式走向独立之时,布尔吉巴在民众中的声望无疑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突尼斯人民对他可谓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突尼斯开国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

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坛,布尔吉巴都掌握了独立后突尼斯的大权。对他来说,这是为他大展拳脚提供了绝好的契机。

为了巩固并扩大自身权力,布尔吉巴决定进一步推动国家政体的变革。尽管国内自由派对他扩大权力的举措颇有微词,但布尔吉巴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继续鼓励议会专门制定宪法。

至1957年7月,突尼斯议会投票废除了贝伊。突尼斯的国家政体就此转变为总统制。布尔吉巴最终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突尼斯“总统独裁”的形式确立下来。

后果

突尼斯共和国成立:1957年,突尼斯独立后召开制宪会议,正式成立了突尼斯共和国,确立了其总统共和制政体。

结论:在亚非拉殖民地人民寻求独立的浪潮声中,突尼斯最终于1956年得到了独立。其中领导人布尔吉巴为扩大巩固自身权力推动突尼斯建立了总统共和制,确立其独裁地位,但同时突尼斯也在威权统治下实现了自身独立后的发展和变革。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