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战争:墨西哥对美宣战
前因:德克萨斯独立运动:1836年,在美国干预下,德克萨斯州脱离墨西哥独立;后果:1848年,美墨签署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将上加州、内华达、犹他等地割让给美国。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

德克萨斯独立运动:1836年,在美国干预下,德克萨斯州脱离墨西哥独立。

1846年5月,墨西哥政府向美国宣战,美墨战争正式爆发。

自从十年前,美国暗中支持德克萨斯从墨西哥独立出去,成立德克萨斯共和国以来,美墨之间就一直互相敌视。

多年以来,墨西哥政府一直拒不承认德克萨斯的独立性。多年来这个国家负债累累(同时欠美、英、法、德的外债);同时骚乱不断,政权更迭惊人地频繁(三十年内出现了近五十任总统)。即便是这样,墨西哥历任政府领导人也一直有一共识:德克萨斯只是美国人领土扩张计划的第一步,一旦承认其独立,墨西哥还会失去更多土地。

承认德克萨斯独立的总统德圣安纳

墨西哥政府也曾公开警告美国:别打德克萨斯的主意,否则就开打。

美国当然不惮于与这个一穷二白的邻居开打,德克萨斯的美国移民也十分愿意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因为德克萨斯的经济支柱是种植园产业,几乎每个种植园主都蓄有大批奴隶;北方废奴者们惧怕它的加入会让蓄奴州势力变大,遂一直反对其并入美国。

当年,德克萨斯美国移民暴动,墨西哥总统德圣安纳率军远征,结果兵败被俘,以承认德克萨斯独立为条件才被释放回国,被迫下台。自此之后,德克萨斯成了他的耻辱和心病。

五年后,德圣安纳再度出任总统,他不断号召收复德克萨斯,一方面他希望借此口号在社会各界募集资金供自己贪污挥霍;另一方面,他也想用这种方式来鼓动舆论,收拢民心。

但这种光说不做的假把式却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德克萨斯夹在美墨之间,又得不到美国实质性的支持,多年来就十分缺乏安全感。德圣安纳上台之后的所作所为让其更加恐慌,只好转而向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英国寻求保护。

德克萨斯有可能成为英国势力范围,这种可能性让美国人深受刺激,尤其是1945年上任的民主党总统詹姆斯·波尔克。

波尔克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最后一位“强势”总统,是前总统杰克逊的忠实追随者。杰克逊早年就表示过:美国必须取得德克萨斯,如果可能,用和平手段取得;如果必须,则用武力取得。

波尔克当然不会允许英国染指德克萨斯。于是在1845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合决议,宣布德克萨斯将加入美联邦,成为美国的第二十八个州。

这一时期,德圣安纳已因为贪污巨额财富被赶下台,流放古巴。新任总统埃瑞拉敏感地意识到,承认德克萨斯独立势在必行,和强大的美国开战一方面不是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国家政权再度落入军事独裁者之手。出于这些担心,他本已打算承认德克萨斯独立,但条件即是其永远不可与美国合并。

但此提议还没来得及传达,就传来德州并入美国的消息。对墨西哥来说,德克萨斯加入美国就是美国介入墨西哥内政,是不可容忍的。

在埃瑞拉授意下,墨西哥驻美国公使向美国提出严正抗议,并立即启程回国。两国的和平关系已经岌岌可危。

这一年年底,美国总统的特使约翰·斯莱德来到墨西哥城。埃瑞拉以为德克萨斯之事还有缓和。不想,斯莱德传达的意思却是,美国希望墨西哥承认以格兰德河为界河,德克萨斯并入美国领土;同时美国提出要收购紧邻美国的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美国承诺会免去美墨之间的一切债务关系,同时愿意为墨西哥支付其欠英国的部分债务。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逐渐蚕食墨西哥领土近240万平方公里

美国人在过去的近百年,早已习惯了以钱换地,认为自己给出的条件已经相当优厚。

埃瑞拉犹豫不定,遂决定暂不接见斯莱德。但墨西哥政府中的几乎所有军方势力,都因为斯莱德的提议愤怒至极,认为这是美国人对墨西哥国家荣誉的践踏。

不久之后,埃瑞拉就在将军们的辱骂声中被赶下台,马里亚诺·帕雷德斯将军成为临时总统,他宣布要保卫包括德克萨斯在内的每一寸墨西哥领土。

斯莱德随后被驱逐出境。

1846年1月,波尔克以墨西哥对美国公使给予不公正待遇,且侵犯德克萨斯主权为由,命令陆军将领卡扎里·泰勒率军越过格兰德河,进入墨西哥境内,占领了数个地区,修建起军事堡垒。

作为回击,帕雷德斯也派兵前往格兰德河。4月,墨西哥骑兵在格兰德河附近进攻并俘虏了一支美国部队。

冲突爆发后,波尔克要求宣战,他宣称墨西哥“入侵了我们的边界,在美国领土上撒了美国人的血”,以此来煽动民情和舆论。

5月13日,美国国会向墨西哥宣战。十天之后,墨西哥也回以宣战。

后果

1848年,美墨签署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将上加州、内华达、犹他等地割让给美国。

结论:弱国无外交,对于墨西哥来说,对美宣战其实是一种“自卫行为”,是被逼无奈之举。

阅读数 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