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岛之战:龙与虎的对决
前因:上杉谦信进攻川中岛;后果:越相同盟

作者:一鸣 / 编辑:王莫失

前因:上杉谦信进攻川中岛

军神上杉辉虎在部下村上义清的建议下,率领越后精锐南下进攻信浓川中岛地区。

公元1561年,日本东国两位最顶尖的军事家,在川中岛的迷雾中不期而遇。等待着迎击上杉家败军的武田信玄,却遭遇了自散开的迷雾中奔袭而来的上杉谦信。宿命的决战以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形式爆发了,这就是第四次川中岛之战。

那么,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这两位东国的豪杰为何会走向你死我活的决战,这场决战又将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呢?

信浓国位于日本关东,盛产大米战马,可以说是争夺天下的王霸之资。对于没有统一的信浓,邻近大名无不虎视眈眈,试图把信浓纳入囊中。作为信浓邻国甲斐的领主,武田家对信浓早有觊觎之心,从武田信玄父亲武田信虎时代开始便不断侵略信浓。

武田信玄时代,武田家先后击败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与北信浓大名村上义清,几乎完成了对信浓的征服。然而,被击败的村上义清等信浓豪强投靠了北方越后国的长尾家(即日后的上杉家),将新的敌人引入了这片战场。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武田信玄的时间地图

越后大名长尾景虎(即日后的上杉谦信)早已感受到了肆意征伐的武田家对自己的威胁,村上义清的求援为他以大义名分去打击武田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从1553年开始,长尾景虎与武田家在原村上家领地北信浓的川中岛先后爆发了三次战役,但是双方始终没能一决胜负。1560年,长尾景虎南下关东征讨武田家盟友北条家并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家。为了救援盟友,武田信玄决定围魏救赵出兵向上杉家求战。上杉谦信闻讯退兵前来川中岛。就这样,第四次川中岛之战爆发了。

不同于前三次川中岛之战,武田信玄此次提前在川中岛地区建造了海津城要塞,取得了战场主动权。因此,处于不利地位的上杉谦信决定采取不动如山的战略,率领一万六千军队与武田信玄率领的两万军队展开对峙。

对于两个绝顶高手而言,任何细微的动作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对峙形成了一个死局:谁先行动,谁就可能失败。为了打破僵局,武田信玄主动放弃阵地,试图用破绽引诱上杉谦信上钩,但上杉谦信毫不理睬。上杉谦信的谨慎老成让武田信玄感到无计可施。为了打破僵局,他只能选择放弃有利地形主动发起对上杉谦信的进攻。

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武田军在海津城进行了军事会议。会上武田家军师山本晴幸和老将马场信春根据当地人的信息,提出一个精妙的战法:九月十日清晨川中岛地区将会被大雾笼罩。趁着大雾,武田军分出主力夜袭妻女山,将上杉军从山上赶下来;武田信玄则率领剩下的部队在山下守株待兔夹击上杉军。这种战法形同啄木鸟捕食,所以被称为啄木鸟战法。武田信玄立刻采取了这一计策,发动了对上杉军的进攻。但是上杉谦信无愧于“军神”之名,他从武田家紧急赶制兵粮的炊烟中察觉了武田信玄的计策,将计就计发起了对武田的反击。

游戏中的武田信玄

在武田军别动队趁大雾前往妻女山的同时,上杉谦信也同样趁着大雾下山,直扑武田信玄的本阵。武田军惊恐地发现,原本准备伏击的敌人竟从浓雾中直扑自己而来。掌握了优势的上杉谦信用车悬阵对措手不及的武田军进行了车轮战,将武田军打的节节败退,武田军副将武田信繁、军师山本晴幸等将领纷纷战死。战至下午,武田军别动队赶回川中岛,上杉军随即撤出战场。就这样,第四次川中岛之战以不分胜负的结局宣告结束。

第四次川中岛之战是日本战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双方承受了高达百分之六十的伤亡,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但是,这场战役并未能如双方所愿为武田与上杉之间的争斗划上句号。武田和上杉漫长的缠斗仍然将继续下去,而在他们的西方,织田家正在冉冉升起,向着他们所渴望的日本霸权迈出坚实的步伐。

后果:越相同盟

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并没能一战决出胜负。上杉谦信转而对武田家发起外交攻势,与武田盟友北条家达成“越相同盟”,扭转了对武田家的战略局势。

结论: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进行了战国时期最为惨烈的遭遇战却并未分出胜负。双方的缠斗仍然在继续,双方夺取日本霸权的计划也被无限的推迟。

阅读数 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