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选王制和《亨利公约》
前因: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二世去世;后果:斯特凡·巴托里继任。

文/齐书妍

前因

齐格蒙特二世没有留下男性继承人,雅盖隆王朝绝嗣。

1573年,波兰国王的选举会议举行,四万贵族齐聚华沙。

这要说到一年前,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二世去世,雅盖隆王室绝嗣,而后,波兰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王位空缺时期。

查看完整族谱

齐格蒙特·奥古斯特的族谱

掌握波兰最高权力的是国王和两个议会——众议院是中小贵族参加的地方议会,参议院则是由御前会议转化而来的,被大贵族所把持。大贵族们想独占王位的最高选举权,这自然引发了中小贵族们的强烈不满,并提出了贵族中举行普选的要求。经由这一方案,无论是作坐拥千亩土地的大贵族,还是仅能充当富人仆役的小贵族,都在王位问题上有发言权,在法理上都有资格成为波兰的统治者。

1573年,国王选举会议如期举行,地点定在了华沙。会议的主持者是德高望重的波兰首席大主教,这位主教在国王去世后担任着临时执政。四万名贵族来到华沙,许多人身后还跟着浩浩荡荡的侍从队伍,场面前所未有的热闹。

会场周围支起了大大小小的帐篷,支持不同候选人的代表们用美食美酒招待投票人,以赢得人们的好感。贵族们身上的盔甲闪闪发亮,胯下的战马也挺胸昂首,身上装饰以彩色羽毛。他们的全副武装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骄傲,也象征着自己的权利建立在为国为战的光荣义务之上。

呼声最高的候选人有四位,而最终胜出的是看上去最不可能的一位,他就是法国瓦卢瓦家族的亨利,也是查理九世的弟弟。许多人认为,一位法国王子出任国王,既能加强与法国的联盟关系,也不会破坏波兰和波兰立陶宛内部的权力平衡。

查看完整族谱

查理九世的族谱

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前国王的妹妹安娜将会与新王结婚,算是延续雅盖隆王朝的血脉。同时,安娜本人也很想凭此掌权。然而,安娜已经不再年轻貌美,亨利也对于这位年龄大他28岁的公主没什么兴趣。

当然,波兰贵族们自然会对国王权力进行严格的限制,这是老传统了。1505年,波兰宪法中就规定到,国家政权由国王和全体贵族共同掌控。更别提一个外国国王了。《亨利公约》即是波兰贵族们罗列出的国王必须遵守的义务。

公约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波兰贵族从前已有特权的重申。此外,公约还使得亨利没有王位继承问题的决定权,他的婚姻也必须经过议会的批准。如果没有议会的同意,亨利也不能宣战、征兵征税,他的统治要通过由波兰参议员组成的常设委员会进行。

最为重要的是,亨利和他的波兰臣民是契约关系,如若亨利违反了公约的任意一点,臣民们就会自动解除对他的服从义务,可以拒绝服从命令,亨利也将失去自己的王位。

起初,亨利试图蒙混过关。但是波兰人明确地给他指出了他漏过的条款,一位火气大的贵族甚至高声道:“不发誓就别当国王!”

亨利最初十分不愿意的宣誓将遵守公约。但也使得他在波兰度过的六个月并不舒心。

那年冬天,波兰的天气异常寒冷,法国人时尚的短上衣和紧身裤无法御寒。在一群朴实的波兰人中间,戴着耳环以及各种烦琐饰品,散发着香水气味的亨利,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当哥哥查理九世去世,亨利便偷偷回到国即位为法国国王。波兰议会经过讨论,只好剥夺了亨利的王位,并进行下一次选举。

1575年,特兰西瓦尼亚公爵斯特凡·巴托里被选举为新王,还与安娜结了婚。从此以后,自由选王制的传统便在波兰确立下来。

斯特凡·巴托里是匈牙利贵族家族巴托里家族的一员,他被一些人誉为波兰伟大的选举制国王

波兰贵族有着投票选举国王的权利,国王也因此而受到贵族的左右。国王更像是个首席执行官,虽然拥有权威和臣民的忠诚,但实权却把握大贵族们手中。而且,贵族们很少会选出一位波兰贵族以使其一家独大,更倾向于选择利益不相干的外国人。这样一来,国王更容易受制于人,贵族也更能维护自身利益。在自由选王制运行的二百多年间,选出的11位国王中竟有7位外国人。

对当时的波兰来说,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不意味着权力不被滥用。而滥用权力的恰恰是这些贵族寡头们。他们凭借议会统治国家,但议员们全凭个人能力和好恶参与讨论。而且,常有大贵族为了个人利益而使用自由否决权,这意味着某项议案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就不会通过。这使得议程漫长而混乱,甚至经常停摆,使整个国家陷入停滞和无政府状态。

后果

1575年,特兰西瓦尼亚公爵斯特凡·巴托里被选举为波兰国王

结论:可以说,法国瓦卢瓦家族的亨利当选为波兰国王后,签署了限制他国王权力的《亨利公约》,波兰的自由选王制确立。大贵族权力的膨胀却导致了波兰政治秩序的混乱。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