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阿育陀耶王朝的建立;后果:阿育陀耶与兰纳的战争。
作者:南溪 / 编辑:陆伯让
前因:阿育陀耶王朝的建立
拉玛铁菩提一世在1349年把首府迁到阿育陀耶后,脱离了素可泰王国,正式开启阿瑜陀耶王朝。
1371年到1388年,阿瑜陀耶经历了初期的王位动荡,屡次攻打素可泰,是阿瑜陀耶立国之初最重要的统一战争。
发动这一系列战争的是阿育陀耶王朝的新君主波隆摩罗阇一世。
1370年,他虽然刚刚登基,却已经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国王年事已高,然而还有没有做完的事情,真不甘心!他望向北方,如果不能征服素可泰,泰族仍然是两个王朝并立。

阿瑜陀耶王朝由罗斛与素攀武里合并而来,与素可泰南北对峙。
但在此之前,波隆摩罗阇一世面对的国内形势也不太好。
他本来不可能继承王位。
他的弟弟拉玛铁菩提一世,是阿瑜陀耶王朝的开国君主,将王位传给了儿子拉梅萱。但拉梅萱不孚众望,他在先王时期统率大军征讨高棉人,却无功而返,这样的人,怎么能够领导阿育陀耶跟素可泰作战呢?
拉梅萱长期驻守边疆,故土素攀武里是波隆摩罗阇一世的地盘。
在文武大臣的拥护下,波隆摩罗阇一世发动了政变,从侄儿手中篡夺了皇位。当然,他还是留了拉梅萱一命。
当时,北面的素可泰王朝,国王是昙摩罗阇二世。素可泰国内的情势有些扑朔迷离,老国王律泰王(一作立泰王)就曾是阿瑜陀耶的手下败将,还不得不出家,以换回重镇彭世洛。而年轻的昙摩罗阇二世也不是力挽狂澜的天才人物。
与此同时,阿瑜陀耶向刚刚建立的明朝派去了使节,希望得到强大王朝的支持。明朝对于远道而来的使节非常热情,也派出了吕宗俊为使节前往当时的泰国访问。1371年,暹罗派人随使者回明朝,送上了不少礼物。
这一年,与明朝联系上以后,波隆摩罗阇就试着攻打素可泰,收获了一些城市。

波隆摩罗阇一世画像及雕塑
接下来,阿瑜陀耶不时向素可泰发动进攻,有三次规模最大。
1373年,波隆摩罗阇一世纠集大军,想要一鼓作气拿下素可泰王国。他很快就包围了西部军事重镇甘烹碧城。这次围城打得十分艰辛,连素可泰在甘烹碧的城守都阵亡了。可是,波隆摩罗阇一世就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他的攻势因此而受挫,只得收兵回到阿育陀耶。
他的忧虑感更重了,如果自己都拿不下素可泰,子孙后代也许就更难了。波隆摩罗阇征服北方的渴求更加强烈了,两国间的战争时断时续。
1376年,波隆摩罗阇一世卷土重来,第二次发动了素可泰的全面进攻。
这一次,他对甘烹碧势在必得,一旦拿下这座要塞,征服整个素可泰的道路都将向他敞开。可是,波隆摩罗阇一世一度受挫于甘烹碧城之下,年近古稀的国王暂时打道回府,不过,甘烹碧城很快支持不住,还是落到了阿瑜陀耶手里。大喜过望的国王,在第二年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素可泰的灭国之战。
他谴责昙摩罗阇二世胆敢窝藏逃亡的阿育陀耶奴隶,要求素可泰交出所有逃亡者,发出最后通牒,战争再度爆发。
这是波隆摩罗阇一世最后一次对素可泰大规模用兵。
在这次战争中,素可泰国王亲临战场,然而却无法抵挡南方的大军。亲眼目睹了敌人的强盛之后,昙摩罗阇二世的斗志消磨殆尽,很快便向阿育陀耶投降。

素可泰投降后,阿瑜陀耶和兰纳(今天的清迈一代)直接接触。
1378年,素可泰沦为阿育陀耶的藩属国。
历经八年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统一泰国这个光辉的功绩,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个篡位者的功勋,同时还有对柬埔寨等地的征服,阿瑜陀耶的领土扩张了不少,不过,这也引起泰国和老挝的百年冲突
当他1388年离开人世时,他留给子孙一个强盛的阿育陀耶。只是享受这一切的人,恰恰是他最为忌惮的拉梅萱。
拉梅萱发动政变,杀死仅仅继位7天的波隆摩罗阇一世之子东兰,重回王位。
无论如何,尽管波隆摩罗阇一世在位才十八年,但他通过艰苦的战斗终于收服了素可泰,不仅使得后者丧失大片土地,还成为阿育陀耶的藩属国。
后果:阿育陀耶与兰纳的战争
征服素可泰后,阿育陀耶的边境同兰纳接壤,两国发生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结论:波隆摩罗阇一世通过政变取得政权,随后他发动了对素可泰的战争,一方面是继续阿育陀耶的既定国策,统一泰国,另一方面也是巩固自己的地位。通过八年的战争,他终于取得成果,结束了南北朝时期,使一个统一强盛的泰国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