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高松之战;后果:天王山之战
作者:滑思路 / 编辑:王莫失
前因:高松之战
1582年,丰臣秀吉重兵围下毛利家的高松城,毛利辉元亲统近五万大军前来,丰臣秀吉向织田信长求援。
1582年6月2日凌晨,本应该到高松支援的明智光秀率军返回京都,攻打主公织田信长暂住的本能寺,最后织田信长不敌身死。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政变——本能寺之变。
就在几天前,一封求援信从高松送到了织田信长手上。在信中,家臣丰臣秀吉请求主公派援兵来对抗毛利军。信长当时正在招待德川家康,盟友来拜访当然要好好招待,而这种事信长作为主公又不能亲自去操持,他派的就是他最信任的家臣,明智光秀。
这场宴会也是明智光秀操持的,最重要的洗尘宴已经结束,后面换个人操持也无所谓。信长不敢耽搁,马上就让明智光秀带兵支援丰臣秀吉,这里就能看出来他对明智光秀确实非常信任,这么重要的任务非他不可。
明智光秀的时间地图
出了这么大的事信长作为主公也不能在家呆着,29日的时候收拾收拾从安土城往京都走,身边只带了一百五六十个随从,住在了京都的本能寺。
事变的前一天,信长找来当时的围棋国手日海和尚和鹿盐利玄,让他们下棋给自己看。结果奇怪的事就出现了。几乎不会打平的围棋却在当天晚上下出来三劫连环的平局,周围的人都震惊的不得了。
晚上信长和儿子信忠吃了饭,信长住在本能寺,信忠住在附近的妙觉寺。信长绝对不会想到,本来应该去支援丰臣秀吉的明智光秀,正带着兵向京都前进。
6月1日的半夜,明智光秀带着军队到了京都,他没有犹豫,上来就把本能寺给包围了。
信长来的时候带了不少随从,这时候就有人听见外面有动静,开始骚乱。信长一开始以为随从吵架呢,正准备起来骂人,就听见外面铁炮的声音。这时候他也明白是出事了,派了一个随从去外面看看是谁想造他的反。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儿子等不及了想要他的命,结果随从回来说:“是桔梗旗。”信长非常震惊,桔梗旗不就是明智光秀的人吗?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明智光秀会造反,毕竟在被他提拔之前明智光秀就是一个足轻,就是当时日本最底层的人。织田信长不嫌光秀身份低,一直重用他,也难怪信长对光秀毫无防备。
再说明智光秀这边,出发前光秀并没有说要去干什么,士兵都怀疑是信长派光秀去杀德川家康。这时候本能寺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明智光秀指着前方喊到:“前进,敌在本能寺!”
6月2日的凌晨,光秀带着军队首先从马厩开始攻击。织田信长来的时候就带了一百多个人,这时候只有几十人在身边,根本打不过带着军队的光秀。最后受伤的信长退回到屋里,不一会就看见大火起来了,这一年织田信长四十九岁。

本能寺之变图画
信长的儿子信忠住在附近的妙觉寺,光秀一开始并没有包围这里。信忠听到他叛变的消息觉得肯定有埋伏,所以也没敢回老巢安土城,直接带着人去京都里面信长支持的一个亲王的宫殿了。结果光秀很快就把宫殿给包围了,在光秀的威胁下,亲王一家丢下信忠去了皇宫,信忠苦战不敌,也放火自杀了。从这里看,信忠真的没有继承到父亲信长的谋略。
按说光秀已经把主公杀了,那下一步肯定要篡位。结果光秀只是给信长敌对的势力写了几封信,说信长已经被我杀了,但是没有人给他回应。
本能寺之变发生后,外面打仗的丰臣秀吉也知道了,连忙和毛利军议和回来报仇。秀吉和光秀在天王山打了一仗,光秀败走后死在附近农民的手上。丰臣秀吉为主公报了仇,后来更是掌握了织田信长的势力,官至太政大臣,才被赐丰臣姓,成为后来人们熟悉的丰臣秀吉。
如果没有发生本能寺之变,那么织田信长有很大可能平定四国,完成他天下布武的计划,甚至可能出现织田幕府而非德川幕府。但是本能寺之变的发生,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明智光秀身死,丰臣秀吉一飞冲天,德川家康则最后统一日本,建立了德川幕府。在此意义上,本能寺之变改写了日本的历史。
后果:天王山之战
本能寺之变后,正在进行西国攻略的丰臣秀吉立刻率军返回畿内,最终在天王山与明智光秀展开决战,最终击败明智军。此战奠定了秀吉日后统一日本的基础。
结论: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政变,明智光秀叛变,织田信长死在本能寺,之后光秀又被丰臣秀吉击败,丰臣秀吉实际上掌握了织田政权。本能寺之变事实上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