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是手握重兵的民族英雄,为什么岳飞死了,他却没事。
文/全历史 拾贰酱
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出生于山东登州(今蓬莱地区)。
他南征倭寇,北御鞑靼,在中国军事史上,戚家军和岳飞(此处可a至1142年1月27日的开封)率领的岳家军一样,威名赫赫。
除了作战勇猛,戚继光还编写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理论著作,其划时代的战略战术改革,与尼德兰的莫里斯将军拥有同样地位,黄仁宇称他是明朝最有才能的将领。
戚继光还是明代唯一一位加封太子少保的平民武将,是平民大臣们梦寐以求的荣誉。后来,他虽然受张居正(此处可a至1525 年5月24日的江陵)牵连而被弹劾,但只是失去官位俸禄,尚且能够还乡养老。
那么,戚继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第一、他是怕老婆的明朝战神。
戚继光不惧倭寇,不畏鞑靼,却唯独害怕自己脾气火爆的夫人。

原因在于,其夫人王氏所生的孩子都不幸夭折了,戚继光便背着夫人纳了三个小妾。不过这事很快被王夫人得知,她操起大刀就要找戚继光算账。戚继光被吓得穿上铠甲之后,才敢去找夫人坦白。
其实王夫人也明白,没有子嗣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自古忠孝难两全,于是两人抱头痛哭,重修旧好。
不过,只要戚继光回到军营,他还是那个不容违抗的大将军,《仙游县志》中记载了戚继光斩子一事。当时戚继光在海门卫(今浙江省台州市)抗倭,有3000名倭寇整装待发。戚继光便命儿子戚印在沿途埋伏,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提前冲锋,让大部分倭寇逃脱了。事后,戚继光将儿子当众斩杀。这件事虽未见于正史,但可见戚继光治军之严的威名。
戚家军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曾在一个月内十三战十三捷,以4000兵力,抵抗数万名倭寇的进攻,击杀5500多人,而戚家军仅损失20人,史称“台州大捷”,戚继光也因此战扬名海外。
第二、 他是爱吃“光饼”的发明家。
戚继光并非一介武夫,他善于思考总结,除了编撰兵书,还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发明家。
《福州府志》记载,戚继光率军到福建追击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士兵们饥饿难耐,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面饼,烤好后用麻绳串起挂在身上充当干粮。至今福建地区还会举办“光饼节”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戚继光还发现,倭寇的兵刃锋利,且善用长枪,造成明军“长兵不捷,短兵不接”的惨况。加上沿海地区阡陌纵横,普通方阵难以适用。于是戚继光就地取材,发明了用竹制狼筅和藤制盾牌,并配合“鸳鸯阵”——一种12人的小队,由冲锋兵、盾牌兵、狼筅兵、长枪兵和短刃兵组成。不仅攻防兼备,还可以临阵调整。此外,戚继光还仿制了倭刀,这种刀轻盈实用,后来也成为清军的制式装备。

戚继光到了北方,针对鞑靼善用骑兵的作战特点,制作了鹿角拒马器,并整合车、步、骑三营兵力抗敌,教数十万蒙古铁骑止步于长城。
第三、他是历任上司偏爱的高情商下属。
戚继光不仅是高智商武将,还是一位高情商官员,与他共事的上司无不对他青睐有加。
彼时,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参将,胡是首辅严嵩的门生,受贿颇多,作风奢靡。
一次胡宗宪奉命逮捕汪直,汪直是走私商人,曾将火炮技术带到日本,并协助倭寇抢掠同胞。但胡总督为了节省军饷,便假意招降。俞大猷为人耿直,气愤难当,把胡的计划说漏了嘴。导致汪直被杀,倭寇闻风逃脱。更加听话的戚继光被胡宗宪派出追击,立下战功。而俞大猷则成了作战不力的替罪羊,后来靠友人贿赂,才被释放。

戚、俞二人的军事才能旗鼓相当,但戚继光却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主要是因为他深谙与领导相处之道。
张居正还没有入阁时,戚继光便和他私交甚笃。张做了首辅后,戚继光更是不惜花千金购入美女相赠,配合特产海狗肾给他补身体。
随即,戚继光被调往蓟镇,节制十万大军。之后不久,明朝就与蒙古签订了和议。戚继光15年的边塞生涯中,不仅没有遭受征战之苦,反倒升迁为明朝最高的军政长官,这都要靠张首辅的提携。
因此,张居正被清算,戚继光难免受到牵连,好在他立即放手兵权。明神宗(此处可a至1563年9月4日的北京)只是将戚贬官,在他死后谥号“武毅”,说明对他重振大明军队的功绩是十分认可的。
戚继光世袭军户,熟读兵书,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深耕多年,将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军事理论被称为继孙子兵法之后的又一高峰,而同时期的俞大猷、胡宗宪和谭纶与他相比则黯然失色,历史再次验证了成为头部,才能被人记住的规律。(详见规律15 - 头部效应:强者为什么恒强)
不过,戚继光被贬一事的本质和开国大将徐达、鳌拜(此处可a至1645年10月17日的北京)等人的遭遇相同,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被统治者卸磨杀驴,戚继光的练兵体系已经建立,他本人便再无价值。统治者的多疑和绝情,使兔死狗烹的历史规律一遍遍上演。(详见兔死狗烹定律:为何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历代评价
1、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张廷玉《明史》
2、郑和、于谦、张居正、戚继光、郑成功,都是千古不朽的豪杰。
——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