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幕府: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
前因:关原合战;后果:制定《武家诸法度》

作者:柴佳 / 编辑:王莫失

前因:关原合战

1600年,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击败了石田三成的“西军”,德川家康确立了政权。

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开启了日本的江户时代

在16世纪末的时候,德川家族还居住在京内三河地区,德川家康年幼时被家族当作质子流落于不同势力之间,直到今川氏被织田信长打败,德川家康摆脱质子身份,逐渐崛起。

通过互派人质、联姻,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议和,成为他的家臣。在臣服于丰臣秀吉后,德川家康韬光养晦,蓄势待发。不久丰臣秀吉逝世,立下遗嘱,以德川家康为首的几位大臣辅佐幼子,德川家康以“五大老”之首的身份,代管国政。

此后,关原合战,德川家康确立霸权地位。秀吉逝世后,“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为丰臣秀吉时期强大的武将,德川家康强敌,在秀吉逝世后他维持着国内各派平和的局面,压制着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病逝后制约德川家康的势力消失,德川家康暴露出谋取天下的野心,各地大名不满,联合对抗德川家康。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石田三成的时间地图

1600年德川家康收到密报,密报称“五大老”之一上杉景胜在秘密招兵买马,筹备军用物资,德川家康要求上杉景胜做出解释,并入见,上杉氏不从,于是德川家康号召各地大名讨伐上杉景胜,向江户进攻。与此同时,丰臣秀吉生前最信赖的武将石田三成,抓住时机,集合德川家康的反对势力组成西军,秘密起兵。

德川家康得知后,迅速派兵回援,双方在关原展开决战。最初,西军在战斗中占据优势,但在作战中西军将领倒戈,之后战局急遽变化,最终德川家康的东军以压倒性的实力击败西军。这次战争以后,德川家康掌握了实际政权,为他建立幕府奠定了基础。

1603年,天皇发布敕令,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召集近臣,宣布建立幕府。

开府一事让德川家康颇费脑筋,最让他头疼的不是让各地大名臣服于他,而是怎样制定一个标准让各大名去管理领地。治国之法远比领兵打仗艰难复杂。经过考虑他下令,不许商人插手政务,财力与政务分开,并且将百姓严格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他认为只有以此相区别,才能让百姓各尽其用。他还布告天下,严禁滥杀百姓,更不允许武士之间互相残杀。

德川家康

修建幕府作为将军居所一事也让德川家康烦恼。他的近臣的建议,改建江户城,同时禁止各地大名修建新城。将军在江户地区大兴土木,却又禁止大名在各地修建城池,德川家康一度认为这种行为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但他的近臣告诉他:“将军要名声,还是要万事太平,二者只能取其一”。所以,即便被嫉恨,也要维护国家稳定。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不需要太多城池,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各地大名暗地扩张,掀起新的战争。

此时的丰臣家族仍旧在大阪城内,一直是德川家康的心腹大患。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的第三年,将大将军一职让位给他的儿子,以此向丰臣家族表明自己无意将幕府相让,将军之位从此由德川家族世袭。

建立幕府后德川家康采取了许多巩固自己政权的措施,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确立了“幕藩体制”。将军是日本最高的统治者,幕府是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地方各藩以大名作为统治者,他们有很大的独立性,同时他们要对幕府效忠,幕府对他们实行“参觐交待制”,即各地大名每隔一年到幕府所在地江户,居住一年,他们的妻子、子女则长期作为人质住在江户。

后果:制定《武家诸法度》

德川幕府为了约束诸大名权力、维护德川氏在全国统治地位,制定了《武家诸法度》。

结论: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幕府的意义在于,他在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进一步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制度,维持了日本长时期的和平状态,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其采取的抑制商业发展政策、严格的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阅读数 2.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