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里维桥战役:基督教的曙光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结束了对基督教的迫害,也在基督教的旗帜下统一了罗马。

文/全历史 锦灰堆

312年10月28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米里维桥战役中获胜,此后更统一了罗马。

君士坦丁说,他的胜利要归功于上帝的保佑,因为他遵照神谕,将象征基督的标志刻在了自己的头盔上,也画在了士兵们的盾牌上。

君士坦丁的话看上去是个虔诚基督徒的说辞,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君士坦丁(此处可a324年7月3日的罗马尼亚)正是利用了基督教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获取基督教徒对他的支持。这不仅使他在统一罗马的战争中赢得胜利,也在统一罗马后掌握了对帝国强有力的统治力量。

像这样利用宗教的号召力,获得民众支持,以此加强自身统治的做法,不是君士坦丁独创。

北魏文成帝开凿云冈石窟佛像“令如帝身”,通过佛教获得胡、汉民众的支持,统治中原北方。

大流士一世将自己的形象刻于光明神阿胡拉玛兹达的形象之下,通过琐罗亚斯德教获得民众支持,统治波斯(此处可a前522年9月29日的苏萨)。

图为保留在罗马帝国钱币上的“Chi-Rho”符号,意为“基督”。

君士坦丁将此符号刻在自己的头盔上,以此表明自己支持基督教。

君士坦丁时期,罗马四帝共治制度(此处可a至286年3月1日的罗马)开始崩溃,每个皇帝都想掌握最高统治权,互相扶持的“共治”慢慢演变成了彼此争斗的“内战”。君士坦丁想要统一罗马,就必须消灭其他皇帝。米里维桥战役是第一战,君士坦丁在此战中消灭了皇帝马克森提乌斯

那么,君士坦丁为什么选择马克森提乌斯作为第一个对手呢?

第一,君士坦丁看出马克森提乌斯与另外两位皇帝有私怨,孤立无援,便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法,先来打他。

之前,罗马皇帝之位出缺时,马克森提乌斯想要上位,但他的父亲,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安屈从老皇帝戴克里先的选择,让李锡尼补了空缺。马克森提乌斯因此记恨李锡尼,更记恨父亲。他四处散播李锡尼的谣言,又用手中的禁卫军将父亲赶下台。

君士坦丁看准了马克森提乌斯马克西米安李锡尼的私怨,便向后二人抛出了橄榄枝。君士坦丁收留了马克西米安,还休掉原配妻子,迎娶了马克西米安的女儿,二人遂结盟。此外,君士坦丁还将妹妹嫁给李锡尼,并与李锡尼定盟,一同反对马克森提乌斯

如此部署好之后,君士坦丁便攻打马克森提乌斯,果然,他的父亲和李锡尼只作壁上观。

第二,君士坦丁知道马克森提乌斯没有指挥战斗的经验,不是自己的对手。

君士坦丁自小作为质子被皇帝戴克里先扣在身边,因祸得福地学到了各种军事理论,之后又在对波斯和埃及的战争中积累了实战经验。君士坦丁深知,战争经验是他的优势,而这也正是对手马克森提乌斯所不具备的。

在米里维桥战役中,君士坦丁仅用四万人就打败了拥有十八万大军的马克森提乌斯。轻易获胜,要感谢马克森提乌斯的战略部署。

马克森提乌斯占据城墙坚实的罗马城,却偏偏要出城应战;坐拥大军,却选择在狭窄的米里维桥上作战。最终,马克森提乌斯被自己的士兵挤落桥下溺亡。

第三,君士坦丁认为马克森提乌斯残酷迫害基督教徒,其治下的意大利地区民怨沸腾,是可乘之机。

马克森提乌斯是出名的暴君,他曾经处死军团中六千名信仰基督教的士兵,几乎引发兵变。他还曾处死元老,只为霸占他们的财产,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

当他听闻君士坦丁率军来袭,便求助巫术,用新生儿的心脏祈求胜利。而这些只能使罗马城的居民越来越厌恶他。

君士坦丁进入罗马城后,没有遭到抵抗,而是受到罗马城内民众的夹道欢迎。

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们,则在民众欢呼的浪潮中,接纳这位入侵者,并将他奉为新皇帝。一直受到迫害的基督教徒们更是为这位感恩上帝的君主出资建造了“君士坦丁凯旋门”。

米里维桥旁的君士坦丁凯旋门

马克森提乌斯对基督教徒的迫害,某种程度上算是继承了罗马的“传统”。自罗马皇帝尼禄时期开始,历代皇帝都曾或多或少打压过基督教。因为基督教是一神教,教徒一旦皈依便不会继续崇拜罗马传统的多神教,自认为是朱庇特之子的罗马皇帝们极度怀疑基督教徒对帝国的忠心,迫害也就成了常态。

那么,相比历代皇帝对基督教的排斥,君士坦丁为什么会支持基督教呢?

第一,君士坦丁从其他皇帝的失败中认识到基督教是一股无法被消灭的力量。

之前的一位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厌恶基督教,派人捣毁教堂,砸碎圣像,禁止基督徒集会。流血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基督教却屡禁不止。伽列里乌斯发现,身边的侍从、大臣和学者,很多人都变成了基督徒,而每一次执法都大量消耗着帝国的粮食和劳动力。

伽列里乌斯晚年患上恶疾,久病不愈,他在临终前说,如果基督徒愿意为他的健康和帝国的安全向上帝祷告,他将允许基督教的存在。最终,这位铁腕皇帝也向基督教露出了宽容和敬畏。

伽列里乌斯的死让君士坦丁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但他除了为此庆幸外,还从伽列里乌斯的失败中感受到了基督教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君士坦丁的实力是几位皇帝中最弱的,他想要获得最高的权力,不得不寻找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持。基督教的宗教力量是最好的选择。

君士坦丁是在士兵的拥护下成为皇帝的,得位并不合法。再加上他治下的高卢地区比其他辖区贫穷,比较起来,他是几个罗马皇帝中实力最弱的。他需要借助基督教的凝聚力帮他赢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同时瓦解敌人。

君士坦丁与李锡尼的结盟在他们失去共同的敌人之后变得有名无实,而君士坦丁大肆宣扬对基督教的支持和保护,使李锡尼开始怀疑自己军队中的基督教徒暗中向君士坦丁透露情报。于是,李锡尼强迫信仰基督教的士兵在军职和宗教中作选择,这使大批士兵心怀怨恨。他又要求所有官员参加罗马多神教的祭祀,否则便会遭到流放或死刑。

矛盾越来越激化,君士坦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以惩罚“强迫基督徒献祭的人”为名发起战争,讨伐李锡尼。这时,李锡尼手下那些为了生存而隐去信仰的士兵和官员,在开战前开始为君士坦丁的胜利虔诚地祈祷。因为只有君士坦丁获胜,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如此一来,李锡尼的力量已经从内部瓦解,君士坦丁很快就打败李锡尼,统一了罗马。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君士坦丁击败李锡尼的时间地图

君士坦丁依靠基督教的力量,先后打败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最终统一罗马。这也验证了后发优势法则(详见规律24:-后发优势法则:落后有优势,反超有方法

历代评价

1、自此以往,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1世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4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美)马恩

2、君士坦丁的伟大功绩在于认识到基督教势必成为世界性的势力。……他其实并不关心任何宗教,而只是偏爱那种最有助于自己的宗教。——(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阅读数 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