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裁判所:打着上帝的旗号
前因:曼努埃尔一世与伊莎贝拉联姻;后果:维护天主教权威。

文/齐书妍

前因

曼努埃尔一世与伊莎贝拉联姻:伊莎贝拉同意联姻,但以驱逐犹太人为条件。

1536年,教皇使节带着建立宗教裁判所的通谕抵达葡萄牙,向总主教及民众宣布了教皇的旨意,宗教裁判所在葡萄牙建立。

宗教裁判所是西班牙靠发明的。西班牙统一之后,统治者决定取消除基督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对于已经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也不放过。得到了罗马教廷的肯定后,他们在西班牙设立宗教裁判所,以排除异己,加强全国思想上的团结。

同西班牙一样,葡萄牙宗教裁判所的建立,也与反犹思想密切相关。西班牙公主伊莎贝拉嫁给了若昂二世的独生子阿方索。伊莎贝拉熟谙葡萄牙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很快深受王室人员的喜爱,她还渐渐与阿方索相爱了。但是仅仅一年以后,她的第一次婚姻便戛然而止了——阿方索在骑马不幸发生意外并丧命。

伊莎贝拉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并带有极端的反犹观念。她甚至认为,葡萄牙为被驱逐出西班牙的犹太人提供了避难所,才导致了丈夫的死亡。她悲伤而愤恨地回到西班牙。

若昂二世去世后,阿方索的叔叔曼努埃尔一世即位。曼努埃尔迫切渴望与伊莎贝拉联姻,以此获得其父母的西班牙王位。伊莎贝拉同意了,但她的条件是在她进入葡萄牙之前,所有犹太人都必须离开这个国家。尽管有所顾虑,但为了联姻,曼努埃尔还是答应了。

曼努埃尔一世

他命令一切没有受过洗礼的犹太人在十个月之内离境,并让14岁以下的犹太人孩子留下接受洗礼。这导致了无尽的苦难与家庭的支离破碎,葡萄牙社会的排犹情绪也被煽动起来。

曼努埃尔的继任者约翰三世,被称为“虔诚者约翰”,他的妻子的哥哥、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是宗教裁判所的狂热支持者。约翰三世决定将宗教裁判所引入葡萄牙,他得到了罗马教皇的大力支持。1536年,教皇的通谕由使节送到了葡萄牙,使节在葡萄牙总主教座堂向全体神职人员以及公众公布了教皇的旨意宗教裁判所在葡萄牙建立。

查理五世

坐落于葡萄牙的宗教裁判所共有六个,后来缩减为三个,一直在高效运转着,发布禁令,执行审判。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后,这一宗教裁判所也没有被合并,仍然由里斯本总主教管辖,独立地开展着工作。

文艺复兴以来,人文思想在欧洲欣欣向荣,而葡萄牙宗教裁判所却遏止了其蔓延。约翰三世于1547年建立了“王家学院”,并邀请来自法国的教师任教。不久就有教师因教义解释发生冲突,宗教裁判所随即介入调查,并突然逮捕了几位教师,罪名是其发表倾向新教的言论。

幸运的是,教师们承认了自己的罪过,保证将来改过自新后,就被释放了。但是此后,宗教裁判所裁判长彻底清洗了学院,并将天主教的忠诚卫士耶稣会派去,管理学院事务。此外,裁判所还严格审查出版,禁止有关新教和自由思想的书籍的发行。葡萄牙文艺复兴时代活跃的人文主义和科学思想受到了严重抑制,退回到了因循守旧的经验哲学。

关于宗教裁判所的油画

葡萄牙宗教裁判所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即举行火刑。火刑不仅是对异教徒的惩罚,更是一种富有戏剧性的仪式,对民众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每年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时,宗教裁判所都会在公共广场或教堂前举行火刑仪式,吸引大量民众围观。熊熊燃烧的烈火刺激了人们的眼球,也照亮了人们因宗教狂热而兴奋的脸庞。

后果

维护天主教权威:宗教裁判所开展多项工作,包括压制人文思想和新教思想,审判犹太人,执行火刑等。

结论: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人一方面乘风破浪,远眺世界,一方面却在思想上日趋封闭保守,对犹太人、新教和人文主义愈发不宽容。宗教裁判所煽动民众狂热的宗教情绪,迫害了大量犹太人,还遏制了新教思想和人文主义的传播,不得不说是葡萄牙盛世的阴影。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