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山汉墓:长江以北唯一一幅彩绘西汉帛画

1972年,山东临沂的银雀山汉墓竹简被发现,2000年前的西汉竹简上,记载着《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内容。而这项重要的考古发现,也基本解决了孙武与孙膑以及两份名称相似的兵书关系。a

但山东临沂兰山区的宝藏远不止如此。紧挨着银雀山的金雀山,也发掘出了相当重要的西汉珍宝。在金雀山九号汉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幅汉代帛画。而这幅帛画,是可以与马王堆T型帛画相比对的重要出土物。

金雀山帛画

1976年5月,考古工作队在金雀山九号汉墓意外的发现了一幅长约200公分、宽约42公分的彩绘帛画。这幅长方形帛画直接覆盖在棺盖之上,与《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是相同的装饰方式。但极为重要的是,现今发掘的古代帛画约有24幅,但大多位于长江流域。金雀山帛画,是长江以北地区所发现的唯一一幅西汉帛画。

金雀山帛画的内容,从上而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天上、人间、地下。这个画面的区分方式与《马王堆T形帛画》是相同的。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是同一时代的作品。

金雀山帛画(天上)

在汉代帛画中,用以表示天,最常使用的方式便是绘制日月。而日月,又分别以金乌及蟾蜍来代表。而远处的三座高山,则分别被视为“蓬莱”、“方丈”、“瀛洲”等三座神山。

金雀山帛画(人间)

在人间的中间部分,共有五层,分别讲述了墓主生前的事迹。涉及了墓主起居、歌舞、会客、生产、游戏等场景。值得注意的是,位于人间第四层的右侧,可见正在纺织的妇女。而用于纺织的工具,基本上与现代纺织工具别无二致。从金雀山帛画上可以得知,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金雀山帛画也成为了古代纺织技术最早的图像记录。

另外,在人间第五层的位置,也有相当有趣的画面。这是一个名为“角抵”的表演,类似于现今的相扑。这种摔跤在上古时期是一种真正的搏斗较量,到了秦汉时期逐渐转化为表演性质。在画面中可以看到最左侧的人似为裁判,而右侧两人则带着面具准备相搏。

金雀山帛画(地下)

在金雀山帛画的最下边,是有两条长龙的冥界。在长龙之上,还有一条犀牛与一条老虎。在双龙中央,有一位御兽的方相氏。方相氏是古代驱疫避瘟的神祗,在墓室中,可以打鬼除妖,类比为现今的钟馗。

在金雀山帛画的细节中,也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点滴。孔子曾言,如果没有管仲,那么现在的中原仍旧延续着外族的服制,会继续披头散发,而且衣袍左衽。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出土于长沙的马王堆T形帛画,虽然地处楚地,但画中的人物却都是如孔子所言的右衽穿着。但是,1976年发现的金雀山帛画,却完全出人意料的呈现左衽。

所谓左衽,即是衣袍开口向左的服饰,根据孔子的论述,这种穿着是属于非中原居民使用的服制。金雀山帛画的左衽服制,也使得古代服制重新被提上讨论的浪尖上。有人认为这是齐国尚未脱离东夷文化而持续保有的现象。只是,这或许不能成为一个合适的解释。孔子为春秋晚期的鲁国人,而金雀山帛画却是被断代为西汉中期的作品。如果说断代时间无误,那所谓的东夷文化早就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中原所同化,更合况是历经秦王一统,进入汉代之后的齐鲁大地。也许,关于先秦的服制还有许多尚未理清的谜题,并不是孔子一句“披发左衽”就可以解释的问题。

阅读数 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