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西汉轪侯一家的安息地

马王堆

湖南长沙,芙蓉区外

一处北宋时曾名双女墓的土堆

两处高约七丈的土丘

被误认为汉代长沙王的爱妃坟冢

双女坟中,曾传有唐姬、程姬在此沉睡

乐史《太平寰宇记·寰宇一百一十四·长沙县》:“双女墓,即汉长沙王葬程唐二姬之冢。高七丈,在县侧十里,号约双女坟。”

长沙相印章(封泥)

实际上

在此处沉睡的并非唐、程

而是长沙国丞相轪(dài)侯夫人

辛追

辛追蜡像复原

浏阳河旁,马王堆乡

与辛追一同沉睡的

还有

第一任轪侯利苍

第二任轪侯利豨(xī)

此处

名为“马王堆”

马王堆发掘情况

马王堆之名

同样也起于误解

地方志载

五代十国时

此地为楚王马殷的家族墓地

故名“马王堆”

又根据两座相邻土丘之外形

状似马鞍

因而别称“马鞍堆”

在1971年发掘以前

今人对马王堆认识

皆是以误解构筑而成

而深埋在地下的宝藏

重见天日之时

却彻底刷新了人们对此地的认识

就连马王堆所在的街道

也因此改以马王堆为名

马王堆汉墓原址


长沙国

追溯至2000年前

马王堆

实为西汉长沙国的所在地

秦汉之交

吴芮首先响应秦末农民起义

先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衡阳王

后又被汉高祖刘邦立为长沙王

自此

吴氏长沙国正式成立

而利苍

则是吴氏王朝中期时的国相

“利苍”玉印

吴氏长沙国

也可谓汉初之奇迹

刘邦称帝后

狡兔死,走狗烹

一时间,消灭异姓诸侯风潮四起

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

在前后六年中尽数消灭异姓功臣

吴芮所在的长沙国

因势单力薄

又死命效忠

最终得以保全

西汉平异姓王之战


轪侯

利苍

为西汉高祖刘邦手下之功臣

后任长沙国相

更因剿灭叛贼英布

获封轪侯

位列诸侯

得汉时江夏郡轪县

食邑七百户

葬于马王堆二号墓的利苍

配有铜制“轪侯之印”

龟钮、鎏金

上刻阴文篆书

但依汉制

诸侯印相应为“金印紫绶”

鎏金铜质之印

潦草凌乱之文

不似印信

更似明器

轪侯之印(铜印)


轪侯夫人

“妾辛追”

是出于马王堆一号墓墓主陪葬品中的印信

一枚2.7公分见方的铜印

证明了辛追为轪侯夫人的事实

“妾辛追”铜印

辛追

传为临湘侯辛夷之女

约在公元前199年

利苍携同辛追与年方周岁的利豨

来到长沙国就任相职

利苍去世时

辛追正值年华,尚未奔三

而在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女尸

则是时年半百的轪侯夫人

辛追女尸

历时2100余年的女尸

可谓考古界的奇观

辛追出土时

尸身完整

皮肤润泽

关节灵巧

指纹清晰

木棺有如时空胶囊

让沉睡千余年的墓主得以保全

尚有残余血块的血管

反应辛追血液为A型

遗有未化瓜子的肠胃

表明夫人亡于瓜熟时

除此之外

更查明辛追患有冠心病、胆石病

身藏多种寄生虫的病理结论

这具防腐史上的奇迹

全多亏于缺氧与无菌的棺椁空间

棺木内浸满的棺液

也起到了抑制发酵的关键作用

任谁也想不到

深埋在地下十余米的黄泉中

竟然还有如此出人意料的存在

马王堆一号墓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

共发掘三处墓葬

其中

一、三两墓相邻位于同座土堆

而二号墓则位于另一处土丘

若根据家庭成员身份来解释

轪侯利苍与夫人辛追

应分别葬于马王堆的两座封土堆

而第二任轪侯利豨

则随母亲葬于相邻的三号墓中

在一号墓与三号墓之间的土层

存在明显的打破关系

而也说明

三号墓先于一号墓落成

这似乎更加表明

先于母亲辛追逝世的利豨

就是三号墓的墓主

马王堆汉墓1、2、3号墓位置示意图

但是

历史总是不如人们眼前看的如此简单

三号墓中

未曾出土一件足以证明墓主身份的陪葬品

而出土的木牍上

却又记载着与利豨卒年不同的纪年

种种疑点似乎都表明

三号墓的墓主

不能理所当然的视为辛追之子

除了木牍外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

亦更深藏许多尚待世人解释的谜团

阅读数 4.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