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塔兰博事件;后果:西班牙承认秘鲁为主权国家。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
塔兰博事件:1863年,秘鲁塔兰博西班牙移民和秘鲁人发生暴力冲突。
1864年4月,西班牙海军舰队占领了秘鲁西南海岸外、距离秘鲁本土20千米的钦查群岛。西班牙人将岛上的秘鲁总督拉蒙·瓦莱·瑞斯特拉关押在西班牙旗舰里,并在岛上升起了西班牙国旗。
钦查群岛是秘鲁的离岛,由三个小岛组成,总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比故宫大不了多少。这里几无人烟,但却是秘鲁最重要的经济资产。因为这里栖息着大约六百万只海鸟,经年累月堆积了大量鸟粪,鸟粪里含有丰富的氮和磷酸盐,是上等肥料。
而欧美国家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化,就产生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投入更少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来养活更多的人。鸟粪就是在这一时期带动了秘鲁的经济繁荣,秘鲁人开采鸟粪,不需要太多成本,然后直销给欧美,从中赚取利润。而钦查群岛上的鸟粪资源支撑着秘鲁政府收入的60%,是名副其实的钱袋子。

在钦查群岛上开采鸟粪的工人
秘鲁和西班牙结的梁子还得从秘鲁独立说起。
1820年到1825年,南美独立领袖圣马丁、玻利瓦尔和苏克雷相继率军击败了西班牙军队,把西班牙势力彻底赶出了秘鲁。虽然秘鲁仗还没打完(1821年)就宣布了独立,但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西班牙也没有承认秘鲁的主权。
1863年8月,在秘鲁北部沿海的塔兰博发生了一起暴力冲突事件。在种植园打工的西班牙移民和当地居民打了起来,结果,西班牙方面一死四伤。种植园主和当地官员都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以前也时有发生。
不想,三个月后,竟然有人跑来兴师问罪。
原来,前一年年底,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派遣了一支科学考察队到美洲海域调研。伊莎贝拉二世是个狂热的殖民主义者,她在位期间,西班牙军事开支大增,成为世界四大海军强国之一。摩洛哥、墨西哥、东南亚,到处都有西班牙探险队的足迹,名曰科考,实际却是想伺机建立殖民统治。
这支去往美洲的探险队由海军上将平松指挥,四艘军舰组成,显然不仅是为了科考。塔兰博事件发生之后,平松立即带军返回秘鲁,要求秘鲁政府向受影响的西班牙人道歉并赔偿损失。

热衷于殖民和扩张的伊莎贝拉二世
时任秘鲁外交部长的胡安··埃斯特拉达代表政府做出回应:这是秘鲁内部事件,应该交由司法和警察系统处理,不应该道歉或赔偿。
次年四月初,马德里方面又派了一名代表前来。这次的代表萨拉查·马扎雷多,曾经在秘鲁做过殖民地总督,秘鲁独立之后,他才撤回马德里。秘鲁当局认为,西班牙派遣一位前殖民地官员而非大使来对接外交事务,显然是没有把秘鲁看作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是对秘鲁政府的侮辱。
于是,在总统胡安·佩泽的授意之下,秘鲁外交部长胡安·埃斯特拉达在接见萨拉查期间,语气强硬,态度冷淡,并且明确拒绝对方提出的赔款和道歉要求,谈判自然以破裂告终。
此时的平松还在南美西海岸徘徊。为了报复秘鲁拒绝赔偿,西班牙舰队遂占领了防卫疏松的钦查群岛。
后果:
西班牙承认秘鲁为主权国家:1871年,在南美战场失利的西班牙承认秘鲁为主权国家,秘鲁以300万比索赎回钦查群岛。
结论:西班牙占领钦查群岛,被南美国家、尤其是近邻智利视作是伊莎贝拉二世试图重新干预南美国家政治的一种尝试,从而引起了南美众国的反感和不满。
同年,智利首先对西班牙开战,一年之后秘鲁才加入反西班牙联盟,随后,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也加入联盟,西班牙海军在吃了几场败仗之后败兴而归。秘鲁却因为此事,获得了西班牙政府对其主权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