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长同盟:倒幕力量的强强联合
前因:第一次长州征伐;后果:戊辰战争

作者:一鸣 / 编辑:王莫失

前因:第一次长州征伐

1864年,因为在禁门之变中公然向皇宫开炮,天皇下令幕府讨伐长州藩。包括萨摩藩和会津藩在内的诸藩都参加了对长州藩的征伐。

1866年,通过中间人坂本龙马的介绍,萨摩藩和长州藩在京都达成秘密的同盟协定,约定共同进行倒幕运动,史称“萨长同盟”。

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幕府统治已经病入膏肓,再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了。各地的大藩对此也各有各的心思,有一直支持幕府的好忠仆会津藩,也有一直反对幕府统治的长州藩,更多的大藩则是表面上支持幕府,私下也跟倒幕派打好关系,看时机行事。

长州藩是倒幕派的中心,在第一次长州征伐中损失惨重。幕府还打算挣扎着进行第二次长州征伐,叫嚣着绝不会放过长州。长州藩当时已经被冠名为朝敌,没有藩地敢给长州提供粮食和武器。长州知道单凭自己是无法打败幕府的,打算进行结盟,暗地里拉拢一些早对幕府不服的藩地。

另一边,萨摩藩对幕府统治极其不满。尤其经历过萨英之战的萨摩藩知道了外国人真正强大的实力,认为幕府腐朽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发展,也有了武装倒幕之心。所以在幕府提出第二次长州征伐时,萨摩藩就公示天下,绝不出兵。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坂本龙马的时间地图

这一来二去,你来我往,有着相同诉求的长州和萨摩看似要结盟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坏就坏在萨摩藩之前本是打算温和改良幕府统治的,所以在第一次长州征伐中还给幕府出主意严重打击了长州藩。长州将萨摩视为死敌,在长州士兵的鞋底都刻着萨摩,提醒士兵不能忘却对萨摩藩的仇恨。

萨摩和长州是日本最强的两个藩,如果两藩联合,那么倒幕运动成功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所以一直致力于倒幕运动的坂本龙马决心要促成两藩的结盟。

这位坂本龙马是倒幕维新运动活动家和思想家,在倒幕派里很有威望。他通过他的名声游说于两藩之间,逐渐知道了两藩的期望和顾虑。

在“明治三杰”里,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是萨摩人,木户孝允是长州人。这三人和坂本马龙的观点一致,想要促进萨长两藩结盟。

在萨摩和长州两藩固有矛盾激烈,幕府虎视眈眈的情况下,通过官方渠道来签订条约困难重重。所以长州、萨摩都极其聪明地把此事交给下层武士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和木户孝允来办。

尽管三位在维新中观点有所不同,但对武力倒幕是持一致态度的。

1865年,木户孝允借口长州封锁不便离开,便让中冈慎太郎去往萨摩藩邀请西乡隆盛。但是西乡隆盛并未同意此次见面。问题还在于萨摩藩的摇摆不定。

萨摩藩这边是戒备的,它知道自己曾经帮助幕府重伤过长州藩。长州不可能能完全放下这个仇恨,到时候以结盟为幌子,倒打萨摩一耙,或者为求自保向幕府出卖萨摩,都是有可能的。萨摩不敢冒险相信长州。

坂本龙马

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了。萨摩希望能够和长州缔结秘密条约,悄悄支援长州,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和幕府宣战。一来可以保存萨摩藩的实力,以致于不会被幕府公开针对,变成幕府的靶子。第二,还可以出其不意,更能给幕府关键一击。

西乡隆盛虽然有意与木户孝允合作,但是结盟大事,还得看藩里大名的决定。而木户孝允这一边,在版本龙马的分析下,也明白了西乡隆盛不肯来会面的原因,他将萨摩藩的条件和顾虑都一一上报了。

面对萨摩的条件,长州有些犹豫,这意味着在倒幕战争还未开始前,自己仍然要独自抵抗来自幕府和依附幕府各藩的压力。但是,为了倒幕运动能取得最终胜利,长州最终同意了萨摩的条件。

1866年1月,以坂本龙马作为中间人,萨摩藩派出西乡隆盛,长州藩派出木户孝允,双方在京都达成秘密军事协议。萨摩藩同意由他秘密出面向外国人购买武器,并悄悄运给被封锁的长州。长州原来还处于四面楚歌之地,在有了萨摩的帮助之后,长州的军事实力得以恢复。

后果:戊辰战争

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下令讨伐幕府从而引起的幕府与倒幕派的战争。萨摩和长州的军队是戊辰战争中倒幕派的主力。

结论:萨摩藩和长州藩的结盟源于幕府对于长州藩的步步紧逼以及双方具有相同的倒幕诉求。萨摩和长州的军队是日后倒幕派军队的主力。

阅读数 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