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四月革命;后果:苏联入侵阿富汗。
文/米彦佑
前因
1978年4月27日,塔拉基领导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四月革命”,推翻了达乌德的统治,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塔拉基任新共和国总统,阿明任新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1979年9月14日,阿富汗国家元首塔拉基遭到了政务总理阿明的刺杀政变。不过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反杀。
当天傍晚,刚落山的太阳在西边的天空中留下了一抹残红,伴随着这逐渐模糊的光亮,喀布尔人民宫的巨大黑色剪影也在慢慢消散,黑暗,即将到来。
随后,凝重的黑暗被一连串枪声打破了。人民宫的大门前,只见8个魁梧的身影应声倒下,阿明在短暂的错愕后,完全没管已经倒在血泊中的8名保镖,迅速拔枪射击自卫,并趁着人民宫警卫躲避子弹的空当,转身冲出大门,在提前安排的卫士的接应下侥幸脱险。

哈菲佐拉·阿明
人民宫里,原本坐卧不安的塔拉基在听到警卫的枪声后感觉到了久违的轻松,但是上天似乎并没准备给他太多放松的机会,阿明成功逃脱的消息立即被报告进来,瞬时间,他的天彻底塌了。阿明逃回国防部后,立即下令已经包围人民宫的部队发动进攻,塔拉基的卫戍部队在猛烈的火炮攻击下一击即溃,塔拉基也在炮击中受重伤被俘,不久便被阿明秘密下令处死。
然而就在一年前,阿明还是塔拉基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政见的分歧和权力的欲望最终使二人成为你死我活的敌人。
1978年4月27日,在阿明的帮助下,塔拉基推翻达乌德的统治,上台执政。塔拉基上台后,阿明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人民民主党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可以说此时二人是相互成就,关系十分融洽。

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
但是作为忠实的民族主义者,阿明越来越看不惯塔拉基的亲苏政策,极力主张摆脱苏联的控制。强烈的不满,经过时间的发酵,最终诱出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塔拉基照搬苏联模式进行的冒进改革,给阿明创造了机会。塔拉基在国内的激进改革引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1979年3月15日,西北重镇赫拉特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武装暴动,人民民主党的政权岌岌可危。3月27日,阿明迫使塔拉基交出了总理职务。最终,阿明指挥政府军平息了赫拉特叛乱。由于此次战功,阿明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支持。同年7月,塔拉基又被迫把国防部长一职让给了阿明。自此,塔拉基被彻底架空,阿明则成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掌权者。
大权旁落的塔拉基并没有心灰意冷,因为他知道阿明摆脱不了苏联的掌控,只要有苏联的帮助,剪除阿明易如反掌。
1979年9月10日,塔拉基开始了自己的“反攻”计划。在参加完哈瓦那的国际会议后,塔拉基并没有直接回国,而是在途径莫斯科时,与苏联领导人进行了秘密商谈,并最终争取到了苏联帮助除掉阿明的承诺。其实,“反苏”的阿明早就成了苏联的眼中钉肉中刺,除掉阿明也是苏联早就想做的事情。

时任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塔拉基于9月11日返回喀布尔后,便立即着手安排除掉阿明的计划。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卫队长赛义德·塔伦少校已经被阿明收买,已经提前一步将塔拉基的计划告诉了阿明。阿明得知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但阿明的计划同样被塔拉基情报人员阿萨杜拉赫·萨尔瓦里所洞察。塔拉基知道后便立即召开人民民主党政治局会议声讨阿明。阿明矢口否认,并指责塔拉基企图加害于他,双方争执不下。
消息的走露让双方都更加警醒。1979年9月14日,阿明为防不测,解除了塔拉基派的3名部长职务。塔拉基则拒绝签字批准,并和苏联人决定立即动手。
1979年9月14日下午,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在阿明的办公室内响起,阿明知道,最后摊牌的时刻到了。电话接通后,里面传来他再熟悉不过的声音:“阿明,今天晚上在人民宫我的办公室召开主要阁员会议,目的是调解今天的部长任免纠纷的问题,会议还邀请了苏联大使普拉诺夫参加,请务必到会。”阿明冷笑了一声说道:“您的卫队长塔伦早已将你的计划告诉我了,想假借开会时干掉我是吧,抱歉,这次会议我拒绝出席。”
阿明拒绝塔拉基后,苏联大使普拉诺夫立即与阿明通了电话,他在电话里保证阿明的人身安全。阿明清楚这是鸿门宴,但最终还是答应出席会议,因为他不愿也不敢公开得罪苏联人,因为他知道他的性命完全捏在克格勃的手里。
但阿明并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在去人民宫之前,他先让部队包围了人民宫。晚上,阿明带了8名贴身保镖,去人民宫赴约。最终爆发了人民宫火并事件。
阿富汗政府总理、国防部长阿明与国家元首、革命委员会主席塔拉基发生的夺权内讧,最终以阿明消灭塔拉基的结果告终,阿明终于夺取了政权。
后果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阿明被杀,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战争开始。
结论: 阿明最终通过政变消灭了塔拉基,夺取了政权,但是这一行动也最终激怒了苏联,成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导火索。对阿富汗的争取和社会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