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英国抗议荷兰阻碍英国贸易;后果:英国驻荷兰租借地内的商馆全部撤除。
作者:唐凯琳/编辑:李曳白
前因
英国抗议荷兰阻碍英国贸易:1612年,英国商船遭受到荷兰攻击,英国抗议荷兰阻碍英国贸易,为战争埋下伏笔。
1623年,英国与荷兰在印尼安汶岛发生摩擦,九名英国人被荷兰杀害,史称安汶岛惨案。
授意杀掉九个英国人的,是荷兰总督卡尔,但卡尔对英国人痛下杀手,其实事出有因。不久之前,一个日本人向荷兰驻安汶岛的监督官斯堡尔特告密,说英军将袭击荷兰维克多利亚要塞,许多日本士兵也会参加。斯堡尔特对此心怀疑虑,他决定找人一探究竟。

印尼地图
斯堡尔特逮捕了安汶岛上的几个日本兵审问,发现确有其事。于是斯堡尔特上报荷兰总督卡尔,在卡尔的授意下将岛上英国人逮捕,并对其酷刑拷打,最终将九名英国人杀死了。
卡尔和斯堡尔特的做法并不奇怪,安汶岛上的英国商馆长期与荷兰不和,英国商馆总经理托维森就曾扬言要报复荷兰人,只不过卡尔和斯堡尔特先下手为强,先把英国人收拾了。
安汶岛的矛盾只是英荷矛盾的缩影。两国在印尼都有着广泛的商业利益,但荷兰占据的殖民据点更多,行事总是很强势。由于利益冲突频发,英国多次抗议荷兰对英国贸易船的海上攻击,斥责荷兰阻碍英国在东印度群岛上的商业利益,但前后几次商议,总是没有结果。
英王詹姆士一世曾想解决贸易争端,他派出使团前往荷兰洽谈。此时荷兰和西、葡两国交战,荷兰国王威廉二世想找盟友,双方一拍即合。威廉二世热情接待了英国使团,双方开始接洽,威廉二世希望英国能和自己联合对付西、葡。英使也表明此行目的,说如果荷兰和英国加强贸易合作,不再攻击英国的海上贸易船只,出兵帮忙荷兰打仗的事,也不是什么难事。

印尼风光
双方觉得要求都不过分,可以进行合作,可正要达成协议时,英国大使却又提了个威廉二世不能接受的要求,那就是为了保障英国在东南亚的商贸利益,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想与荷兰在印尼马鲁古群岛地区,享有同等商贸机会。威廉二世一听立马坐不住了,他一直把印尼当成独占地盘,不许任何国家染指,当即回绝了英使的请求,谈判不欢而散。
但威廉二世的态度很快转变,没过多久,他主动找英国谈判。由于威廉二世想扩展东印度地区的贸易,他派出了使团去英国。荷兰使臣见到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后,说带来了关于两家贸易公司合并的协议。英王詹姆士一世对此大为不满,他觉得上次英国没占到荷兰便宜,威廉二世这次派人来是想报复英国,吞并英国在东印度的利益,谈判眼看又要以失败告终。
随着双方争执越发激烈,英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维护海上贸易发展,觉得继续和荷兰较劲,对双方都不利,反而会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扩张提供机会,决定平心静气解决问题。双方最终达成和平通商协定,承诺互相协作,商品的价格不能互相哄抬等,暂时缓解了矛盾。
签订协议的消息传到殖民地,荷兰总督昆听后大为不满。他的殖民态度比较强悍,荷兰占据雅加达以来,昆就主持建设新城、开放新港,将荷兰据点巴达维亚建设成了个商业大都市。所以昆一直主张荷兰利益至上,认为协定是荷兰向英国做出的屈服,这是昆无法接受的。
昆写信给上级写信抱怨,说英国正要从东印度退出,你们却那么仁慈,再次为英国打开了大门。昆丝毫不想执行上级命令,对印尼地区的英国贸易横加阻拦。英国政府得知后,指责昆背信弃义,而昆则大骂英国人是癞蛤蟆。昆不久后被调任离开,可双方的矛盾依旧存在。

印尼美食
接替昆的人是卡尔,卡尔也是个强硬的殖民者,他继续了昆对英国的敌视政策。所以听闻英军要进攻的消息,指使斯堡尔特将安汶岛上的英国人全都抓了起来,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卡尔杀人的事引起英国一片哗然,英国大肆抨击荷兰。荷兰派出昆重新担任印尼殖民地总督,负责处理和英国人的纠纷。昆到任后,意识到英国政府想借此争得在印尼的商贸特权,所以态度十分强硬,他说争端发生在荷兰的殖民地安汶岛上,这事纯属英国主动挑事。
昆下命令将英国商馆全部撤除,英国政府见状,知道凭借其在印尼的现存力量,根本不足以和荷兰抗衡,所以只能忍气吞声。但英国人没有放弃,安汶岛惨案不久后,矛盾再次爆发了。
后果
英国驻荷兰租借地内的商馆全部撤除:1627年,英国驻荷兰租借地内的商馆全部撤除,荷兰在印尼建立起比英国更多的殖民优势。
结论:安汶岛惨案是英荷在印尼地区利益斗争的结果,荷兰借此树立了在印尼殖民地的优势地位,但英荷矛盾进一步激化,为后来的英荷战争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