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拉雷斯呼声;后果:古巴第一次制宪议会。
前因:
拉雷斯呼声:1868年9月23日,波多黎各废奴运动起义者占领了拉雷斯镇,宣布成立临时政府,起义很快被扑灭,但拉雷斯的呼声震动了整个加勒比地区。
1868年10月10日,受邻国波多黎各废奴运动的影响,古巴东部奥连特省的一个富有的种植园主卡洛斯·曼努尔·塞斯佩德斯和百余名废奴主义者占领了小镇亚拉。随后他们发表宣言,号召人民为自由、平等和独立而战,史称“亚拉呼声”。
亚拉的呼声后来成为古巴独立战争“十年战争”开始的标志,塞斯佩德斯也被古巴人视为古巴国父。塞斯佩德斯在亚拉的起义,由于参与人数太少,没过多久就被殖民政府的“铁拳”终结了。
亚拉的起义被扑灭之后,塞斯佩德斯意识到,没有相当规模的军队,他宣传的那些理念都只能是空话。他回到甘蔗种植园,把自己的数百名奴隶全部解放,让他们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起义。
原来,塞斯佩德斯是个富有的种植园主。他出生在古巴,其祖先是最早一批来到古巴的殖民者,数百年来他的家族积累了不少财富。和西属拉美的许多富有的土生白人子弟一样,他青年时期曾前往欧洲求学,经常参与在欧洲的拉美青年们关于独立自治的集会讨论。

西属西印度群岛
1844年,塞斯佩德斯返回古巴,在奥连特省经营一个大型甘蔗种植园。那一时期,整个加勒比海地区主张自治和独立的呼声特别高涨。西属拉美的大部分领土已经在世纪初的革命浪潮里获得了独立,这就意味着所剩不多的西属殖民地要承担比以往更重的经济负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古巴。
墨西哥独立之后,盛产甘蔗的古巴就成了西班牙的摇钱树。从1862年到1866年,西班牙先后发动对墨西哥、多明各、秘鲁和智利的海战,意图恢复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均以失败告终。其结果却是古巴的纳税人要为这些失败埋单。同时,古巴还被要求为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外交使团支付薪水。
其实在古巴,真正有纳税和支付能力的阶层就是像塞斯佩德斯这样的富有白人,而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早就厌倦了殖民政府各种名目的税费盘剥,他们有的希望自治,更激进一点的希望独立,总之获得和母国公民一样的政治权益是普遍诉求。
与土生白人诉求不同的是有色人种,他们的总数占到古巴人口总量一半以上,但大多数还是奴隶,他们则寄希望于废除奴隶制。

有青铜巨人称号的马塞奥·格拉哈莱斯
塞斯佩德斯解放奴隶,也是看重这一点。被解放的奴隶们成为塞斯佩德斯起义队伍的中坚力量。而且有了解放者的头衔,自由黑人和混血人种也纷纷加入他的起义军。
到十月底,塞斯佩德斯的队伍已有一万余人,他们占领了奥连特省的首府巴亚莫,在这里成立了军政府,由塞斯佩德斯担任起义军总司令。
只有士兵,没有将领的起义军也不成气候。这个时候,有两个人前来投奔,解决了塞斯佩德斯的难题。其中之一是来自圣地亚哥的黑白混血的马赛奥·格拉哈莱斯。马赛奥的父亲年轻时曾追随拉丁美洲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的革命军,在委内瑞拉作战。
塞斯佩德斯起义后,其父携他们兄弟几人一同参与革命军。其中,马赛奥身材高大壮硕,一身古铜色皮肤,作战勇猛。十年战争期间,马赛奥参与了大大小小五百多场战役,25次受重伤而生还,被部下和战友称作“青铜巨人”,后来也被视作古巴的民族英雄。
另外一个就是多米尼加人马克西莫·戈麦斯。十多年前,戈麦斯就曾经参加过多米尼加反西班牙殖民的斗争。后来又加入西班牙军队,和殖民者们一起反抗海地皇帝对多米尼加的入侵。多年的作战经验,把他培养成了一个颇有战术智慧的将领。两年前他流亡来到古巴,听说塞斯佩德斯起义的消息,遂前来投奔。
戈麦斯运筹帷幄,马赛奥冲锋陷阵,两人配合默契。有了他们的支持,塞斯佩德斯如虎添翼。
次年,起义军人数已近三万,革命浪潮很快席卷了半个古巴。
后果:
古巴第一次制宪议会:1869年4月,起义军政府在瓜伊马罗召了第一届制宪议会,塞斯佩德斯当选为古巴共和国第一人武装总统。
结论:亚拉呼声拉开了古巴独立战争的序幕,并且为此后近数十年的战斗贡献了一系列关键性人物,比如马克西莫·戈麦斯,何塞·马蒂,马赛奥·格拉哈莱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