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
前因: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果:第一次石油危机

作者:脚下有土 / 编辑:王莫失

前因: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了战争,夺取了阿拉伯国家的大量领土。

1973年10月,萨达特领导埃及对以色列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在大国斡旋下,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和叙利亚就想着要进攻以色列,夺回被侵占的领土。纳赛尔去世后,萨达特接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吸取了被以色列空袭的经验,准备先发制人,联合叙利亚和约旦,合围以色列。

聪明的萨达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麻痹以色列的神经。在1973年,萨达特组织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每次都使得以色列严阵以待,准备迎战。然而,每一次军事演习后,埃及边境都恢复往日平静。以色列军队习惯后,认为萨达特只是虚张声势,不敢真正挑战以色列的军队,尤其是在经过前面几次惨败后。

这就是萨达特的目的,让以色列放松大意,好让自己有空袭的机会。在大战爆发前一周,萨达特又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集结行动,以色列却认为这只是埃及又一次普通的军事演戏而已,况且,此时埃及还没得到苏联的武器支持,不可能开战。

萨达特

就在以色列对埃及的军事行动麻痹大意时,萨达特已经准备在赎罪日这一天发动战争,因为这一天以色列全国放假,犹太教徒会实行禁食,士兵也要回家过节,这是以色列一年中战备最脆弱的一天。

1973年10月6日,埃及的两百架飞机掠过以色列军队的防线,袭击了以色列的军事基地。随后,2000多门大炮,齐刷刷地飞向以色列的防线要塞,第四次中东战争就此爆发。

萨达特这一次准备很充分,十万大军,1000多辆坦克,直接向苏伊士运河的东岸发起进攻。在短短六个小时里,以色列引以为傲的东岸防线被突破,驻守在防线的士兵和坦克,几乎全部被歼灭。

看着埃及大哥势如破竹,二师弟叙利亚也在北边开辟了第二战场。叙利亚的打法和埃及类似,1500门大炮和100架飞机先轰炸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防线,接着,步兵和坦克再开始发起地面猛攻。准备充分的叙利亚军队和埃及一样,突破了以色列的阵地,收复了大片失地。三师弟约旦也乘势,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出动军队,帮助埃及和叙利亚,围攻以色列。

一时间,以色列处处被动。然而,就在这时,萨达特突然下令停止进攻,用四天时间来巩固阵地。以色列则抓住了这个时机,开始扭转战局。

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美国紧急给以色列运送等军事武器,同时还利用其卫星优势,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开始大举反攻,率先击破了叙利亚的军队,直逼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形势危急,只好请求大哥埃及来帮忙,但前来助威的埃及军队,遭遇了以色列的伏击,损失惨重。

以色列的反攻气势越来越盛,埃及此前的优势也几乎消失殆尽。眼看着以色列就要夺回战争前期失去的阵地,形势对阿拉伯人十分不利。

萨达特遇刺前的讲话

这时候,萨达特使出了绝招。他联合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发出了警告,如果有国家再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将直接停止石油的运输。这一下,对中东石油过度依赖的欧美都不得不停止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

看着阿拉伯国家战事不利,苏联积极推动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协议,然而,疯狂的以色列人不顾协议,居然包围了埃及军队。这一下,萨达特无比愤怒,他立刻打电话质问尼克松。美国人也觉得以色列的做法很危险,因为苏联人很可能会借机对以色列采取行动,来扩大苏联在中东的利益。于是,美国以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为后果,对以色列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

为了避免遭到苏联的打击,以色列还是停止了行动,10月24日,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第四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后果: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为了报复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由此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结论:第四次中东战争在军事上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阿拉伯国家也意识到通过武力消灭以色列是不现实的,同时,战争也迫使美苏等大国正视阿拉伯各国的诉求。

阅读数 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