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改革
前因:以色列王国灭亡;后果:巴比伦之囚

作者:翟书宁 / 编辑:王莫失

前因:以色列王国灭亡

公元前720年,亚述帝国的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以色列王国宣告灭亡,南方的犹大王国压力骤增。

公元前621年,犹大王国的国王约西亚根据修理圣殿时发现的《申命记》对犹太教及犹大王国的社会政治进行全面改革,史称“申命改革”

大约100年前,地处犹大王国北面的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的国王萨尔贡二世灭亡,与此同时,犹大王国也接收到了一个不详的讯号。那就是唇亡齿寒,在这样的形势下,犹大王国俨然成为夹在北方强大的亚述帝国和南方的埃及之间的小王国,需要在夹缝中谋求生存。

为了避免重蹈以色列王国的覆辙,犹大国必须要增强民族内部的团结,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唯有如此才有生存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约西亚即位成为犹大王国的国王。

约书亚发现《申命记》

公元前621年,在约书亚的授意下,耶路撒冷圣殿的修理工作开始了。一天,大祭司希勒家紧张兮兮地带着一本书前来觐见国王。原来,在圣殿的修整过程中,竟然发现了一本《申命记》。这显然是《摩西律法》当中的一部分,却早已被埋没了这么多年而不为人所知。

约西亚得知此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念及以色列人的所作所为,很多违反了书中律法,约西亚担心自己国家落入如此境地是因为上帝对他们违反律法的惩罚。于是,他立即下令,按照新发现的《申命记》对犹太教进行改革。

废除偶像崇拜是申命改革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犹太教中,上帝耶和华是唯一至高无上的神,偶像崇拜是严令禁止的。早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以就曾因为铸造金牛、崇拜偶像而遭到上帝的惩罚。

但以色列人民并没有吸取教训,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后,北方的以色列国王耶罗波安就在以色列的伯特利和但建立起新的崇拜中心,并铸造两只金牛放在两地,声称这就是以色列人的上帝。

这简直就是多年前错误的重演!可以想见,约西亚看到《申命记》中的宗教禁令,联想起以色列王国大逆不道的行为和惨遭灭国的结局时,他的内心该有多么惶恐。

约西亚宣布,从此之后,犹大王国只能崇拜唯一的神耶和华,其他的外邦神祇,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以及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都必须严厉禁止。对于已经雕刻的偶像,统统都被焚烧或是打碎;而对于继续崇拜偶像的人,则会被人用石头活活打死。通过这种严厉的手段,犹太教的基本禁令并贯彻下来。

此外,约西亚的改革还明确了集中献祭的要求,以及要求人民必须严格遵守安息日、逾越节等宗教节日。他还趁机对犹大王国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进行改革。例如债务奴隶在为奴6年之后可以重获自由等等,这些有人情味的政策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国王约书亚

约西亚的这些改革措施的确有利于重建统一的、纯洁的犹太信仰,巩固以色列人的团结。不过,但凭这些还不足以与强大的亚述帝国抗衡。只有凭借武力,才能真正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此,约西亚积极建筑防御工事,他吸取了以色列王国首都撒马利亚被攻陷的教训,将耶路撒冷的城墙修补加强,并建造了一座新的塔楼。约西亚还重新组建了军队, 建立起一支装配着全新装备的“突袭队”。显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亚述帝国的入侵。

约西亚还暗中与埃及秘密结盟,他向埃及法老献上了许多礼物,希望在发生战争时,埃及可以施以援手。法老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这一秘密交易似乎也没有逃过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的眼睛,早已有密探将这一切都告诉了他。只是萨尔贡二世还没有腾出手来收拾犹大王国罢了。

申命改革并没有能够挽救犹大王国的衰败,约西亚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家并不是亡于亚述之手,而是被新崛起的新巴比伦王国消灭。

后果:巴比伦之囚

申命改革并没能挽救犹大国家衰亡的命运,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灭亡犹大王国,并将社会上层迁往巴比伦,犹太人开始流离失所。

结论:申命改革是犹大国王约西亚为了挽救国家衰落,巩固以色列人民内部的团结,维护犹太教的统一性与纯洁性而进行的一次广泛的社会改革。改革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没能挽救犹大王国的命运。

阅读数 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