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反性别暴力四级考试你通过了吗?奖品你肯定想要!
希望能够为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略尽绵薄之力。

今天,是本年度“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第一天。

“16日行动”源于1991年妇女全球领导中心(Center for Women’s Global Leadership,CWGL)发起的第一届妇女全球领导协会,现在已被全世界的倡导者用来呼吁全社会采取行动,消除性别暴力。这个运动每年从11月25日(反对暴力侵害妇女国际日)到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开展。全球16日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对性别暴力的认识,确保预防,并要求追究责任,在所有领域结束基于性别的暴力和歧视。

橙色是“16日行动”主题色,它象征着对性别暴力的警醒,也是对受害者的慰藉和鼓励。

在今天,水瓶纪元推出测试——“史上最难反性别暴力四级考试你通过了吗?”。

▼▼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测试

参与测试,将测试结果截图发送至水瓶纪元后台,选取10位朋友送出水瓶纪元准备的橙色手套围巾套装、书《知晓我姓名》。

每一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与CWGL等,都会宣布不同的“16日行动”主题。2018年,CWGL通过了一个多年主题,重点是结束工作世界中基于性别的暴力和骚扰;20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了《暴力和骚扰公约》(C190), 因此,2020年的主题是关注非正规经济领域女工的声音,她们的生活和生计受到COVID-19和随后发生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而联合国今年也在新冠病毒病疫情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下,将今年的“16日行动”以“点亮橙色:募资、响应、预防、收集!”(Orange the World: Fund, Respond, Prevent, Collect!)为主题,呼吁世界各地团结一致,关注疫情下的性别暴力问题。

“16日”也包括了一些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如12月1日的世界爱滋病日,12月6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屠杀周年纪念日。作为对后者的回应,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白丝带运动”也成为“16日”的一部分。

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一所大学的14名女大学生被一名年轻男子枪杀,凶手的动机之一是“与女权主义战斗”。两年后,1991年,以迈克·科夫曼博士为首的一群加拿大男性,认为男性不应该再对男人加诸女人的暴力保持沉默,因此发起白丝带运动,以集结更多男性参与对妇女的受暴。

1999年在加拿大开始,在每年的11月25日国际反暴力日至12月6日期间,佩带白丝带,以宣示男人“反对男人以暴力加害女人”的决心。佩戴白丝带是一种个人宣言,表示佩戴者本人承诺决不参与对妇女施暴,并且绝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保持缄默。

为什么我们要谈起这个行动?因为水瓶纪元深深关切性别暴力的存在,也希望能够为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略尽绵薄之力。这个测试也是一个小小的破冰游戏,能让我们在人群中识别出彼此。

我们为性别不公以及它导致的痛苦而不平,但我们更希望将问题放到复杂的环境脉络下观察,搜集故事与洞见,为社会寻求共识和解决之道做一些事。

你可以阅读我们以往关于性别暴力的故事:

  • “清华学姐”引发网暴背后,男性意见领袖对反性侵的恶意超乎想象
  • 自述遭公益名人性骚扰后被反诉名誉侵权,她在开庭前公布自己姓名14岁夜场少女:祁东幼女性侵案中的共犯与猎物
  • 一线行动者谈拉姆案:要问的是施暴的他为何不改变,而非受暴的她为何不离开
  • 信任与未知的两难:重访“李星星”案援助者

我们是水瓶纪元,一个主要由女性写作者组成的团队,深度讲述与性别平权有关的真实故事与独特洞见,希望成为年轻人和女性的愿景之书。

阅读数 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