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

笔者曾游历安阳殷墟、汤阴羑里城、新乡牧野古战场等地,回想起三千多年前的那场大战,至今仍是心潮澎湃,但那段历史毕竟是太遥远了,今天的人们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小说《封神演义》和一些电视剧,对于真正的历史知之甚少,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否真的那么正义高尚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封神演义》书前版画《商王无道造炮烙》

 

一、纣王真的一无是处吗?

商朝的始祖是契, 他的母亲叫简狄, 是有娀氏之女, 帝喾 (五帝之一) 的次妃。简狄到河里洗澡, 见有玄鸟掉下一只蛋, 简狄就拣来吞吃了, 因而怀孕, 生下了契, 所以今天安阳还有地名叫玄鸟, 很多地方都有玄鸟的雕塑。传到汤的时候, 当时的夏桀暴虐无道, 汤便举兵灭夏, 建立商朝, 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 商朝多次迁都, 到第二十代王盘庚, 他力排众议, 将首都迁至殷 (今安阳西北小屯村) , 后历二百七十年, 商朝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发明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器文明 (包括世界最大的后母戊大方鼎) ,到最后一代帝辛, 后人贬低他, 称他为纣王 (纣为残义损善之意) 。纣王荒淫无度, 设酒池肉林, 不听劝谏, 又设酷刑惩罚背叛他的大臣。但纣王真的一无是处吗?《史记.殷本纪》载纣王“资辩捷疾, 闻见甚敏;才力过人, 手格猛兽”。可说是文武双全, 纣王在位期间多次征伐, 将商朝的疆域拓展到顶峰, 尤其是纣王在征伐东南夷时, 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 将华夏民族活动的范围从局限在黄河流域大大扩展, 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 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巨大。伟大领袖毛泽东也认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武王伐纣

 

二、武王伐纣的正义性

周的始祖后稷, 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之女, 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正妃。姜原外出到郊野, 看见一个巨人脚印, 心里欣然爱慕, 想去踩它一脚, 一踩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 十月后生下弃, 这样看来商和周的始祖勉强可以算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只不过到武王伐纣时已传了几十代, 没什么亲情了。弃成人之后, 在尧帝下担任农师的官, 教给民众种植庄稼, 做出了很大成绩。舜帝就把弃封在邰, 称后稷, 以姬为姓。经过很多代之后传到西伯姬昌, 也就是周文王, 西伯积累善行、美德, 诸侯都归向他, 于是纣王开始提防西伯, 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 (今安阳汤阴县北) 。《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也就是说文王在拘禁期间将伏羲八卦演义为六十四卦, 著成《周易》 (至今安阳研究周易的人仍然很多) 。后来周人找了很多稀世珍宝献给纣王, 于是赦免了西伯, 之后文王去世, 武王继位, 武王九年在盟津会盟诸侯, 又两年伐纣灭商。小说和影视剧中不仅强调了武王伐纣的正义性, 还有文王临死前留下遗嘱不许武王造反的情节, 笔者认为这是十分荒诞的。史书中记载了几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 文王获释后暗中做善事, 为何要在暗中呢, 当然是为了增加威望, 暗中培养实力, 而不引起纣王的警觉;第二, 《史记》还记载了文王的几次征伐, 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 而且打通了周都向商都的道路;第三, 文王修建了天文台以观测天象, 而观测天象是只有天子才可以做的, 文王的目的不过是想得到上天的指示, 给灭商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几件事都充分说明了, 周文王一早就准备造反, 而且一直为灭商做着各种准备工作;第四, 武王继位后继续积蓄力量, 在第九年到盟津检阅军队, 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多个, 诸侯都说:“纣可以讨伐了!”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 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如果武王不准备造反, 为何要到距商都不远的地方检阅军队, 无非是要试探一下商朝和天下诸侯的反应, 看一下造反的成功率有多大, 如果武王伐纣真的是为了百姓, 那么当时百姓已经是水深火热, 武王为何不发动战争, 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武王感觉胜算不大, 所以要等机会。

商朝军队

 

三、商朝真的不堪一击吗?

武王伐纣一战而定天下, 有人认为商朝不堪一击, 实则不然, 当时商军已使用战车, 装备青铜兵器, 出征兵力最多时达1.3万人, 这足以称雄华夏;纣王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伐战争, 军队不断接受战争的洗礼, 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 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战一场, 被打得大败, 也说明周对商在军队战斗力上并无优势可言。在周崛起时, 其实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 决定对周用兵。然而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 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 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 都城内防御力甚弱, 奇兵突袭, 于牧野一战功成, 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 无力援手, 牧野之战的商军, 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 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这些主要来自东夷的奴隶不愿为仇家卖命, 阵前倒戈, 商就此覆亡。另外, 夏、商期间地广人稀、部落林立, 商以首都为统治中心, 以向周围部落联盟不断征伐的方式巩固统治和扩大贡赋区。纣王因自恃强大, 一直未认真考虑国都设防, 将安全寄托于单纯攻势之上。在冷兵器时代, 筑城是最主要的防御措施, 里面有一定守兵和充足粮食, 便可坚守待援甚至能拖垮攻城者。商后期在朝歌建都270余年, 殷墟考古发现其城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 却没有筑墙, 只有一条与洹水相连的壕沟。这样一旦在野战中失败, 国都即危, 从远方调兵都缓不应急。如果商都有很好的防御, 能坚持到东南大军回援, 则胜负还在未定之数。武王伐纣的成功, 可谓有效利用了对手总体性用兵方略的失误, 掌握有利时机以弱袭强一举成功的经典战例。

四、历史之鉴小说和电视剧当然不能算做真实的历史, 但我们即使读史书也要有自己的思考, 尽信书不如无书!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为了美化周朝自己, 不得不丑化敌人纣王, 武王伐纣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王朝更迭, 权利交替, 里面充满了血腥与阴谋, 周朝为显示伐纣正义性而做了大量歪曲宣传, 再加上后世文学想像才变成今天的版本。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