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护府:汉朝版图的扩张
前因:张骞通西域;后果:匈奴攻西域

文/全历史 张君恪

前因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19年,西汉使臣张骞率领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西汉同西域各国的往来通道,打通了从西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0年,汉宣帝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任命将领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

此前,郑吉受朝廷派遣,在西域渠犁(位于今新疆库尔勒市以南)负责屯田。当时他一直试图说服西域的车师国联合汉朝,一起对付匈奴,保持丝绸之路的畅通。

汉宣帝画像

汉朝在西域的势力还不够强大,而匈奴在西域经营了多年,对西域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力。车师王选择和匈奴结盟,拒绝依附汉朝。车师与匈奴通婚后,仗着有匈奴的支持,多次杀害汉朝的使者,还隔绝汉朝商人在西域的商路。

为了征服车师、打击匈奴,郑吉带领汉军并联合西域其他国家攻打车师,攻占了车师的王都交河城(位于今中国新疆吐鲁番西北),车师王乌贵向汉军投降。

郑吉征服车师后,让汉军的一千五百名士兵在车师屯田,将汉朝的军事力量渗透到了匈奴的势力范围。

匈奴受到威胁后,发兵攻打交河城,汉军数量比匈奴少很多,没有与匈奴正面交战。郑吉率领汉军将士退到了交河城内,部署城防,多次击退匈奴的进攻。

郑吉雕像

郑吉一直被困在城中也不是长久之计,他向汉宣帝传信,请求派兵援助。宣帝下令让张掖酒泉的骑兵前往车师解围。匈奴得知汉军正在向车师赶来,只好退军。

尽管交河城摆脱了围困,郑吉觉得车师离原先汉军屯田的渠犁太远、离匈奴太近,无法守卫,于是将车师的国民都迁到了渠犁。两年后,汉军巩固了渠犁的屯田、人口数量增加后,才重返车师。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西域的统治,汉朝正式在西域设置戊己校尉,统一经营西域各地屯田。戊己校尉治所原先设置在车师的交河城,汉军撤出车师时,治所迁往了高昌壁(今吐鲁番市高昌古城),为后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汉军离开车师期间,匈奴陷入了内乱。原因是匈奴日逐王原本应该继承王位的,但他的政敌右贤王被拥立为新单于,日逐王的处境十分危险。

于是日逐王派遣使者到渠犁,向郑吉表示愿意归属汉朝。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西域都护府的时间地图

郑吉派出渠犁屯田军与龟兹(西域古国,领土包括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区)等国共计五万人前往迎接,日逐王率领一万多部属前来归附。

郑吉将日逐王部属安置在河曲(今青海),护送日逐王到京城觐见汉宣帝。

汉宣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留居长安。日逐王原先在匈奴负责驻守西部边陲,驻地紧靠西域,他归附汉朝后,匈奴在西域的势力逐渐瓦解。匈奴在西域设置的僮仆都尉(负责向西域各国征税)随之撤销。

紧接着,汉宣帝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郑吉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是朝廷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

除直接管辖汉朝在西域的屯田和驻军外,西域都护奏请朝廷批准,还可以调遣西域各国的军队,平定动乱,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从此西域被正式纳入汉朝的统治范围。

后果

匈奴攻西域:公元13年,匈奴大举攻入西域,由西汉任命的西域都护但钦被西域的焉耆王起兵杀害,中原王朝势力退出西域,匈奴成为西域的主导势力。

结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结束了匈奴在西域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和影响,是张骞出使西域以来汉朝在西域军事和外交多年经营的结果,。

阅读数 5.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