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开通西域:差点被遗忘的战功
前因:曹丕称帝;后果:曹丕设置西域长史府。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前因

曹丕称帝: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立为帝,是为魏文帝。登基后的曹丕开始加强对凉州的控制。

公元222年,在魏文帝曹丕的经营下,凉州恢复了稳定的秩序,西域的鄯善、龟兹于阗等国得以通过凉州境内的河西走廊到中原纳降,隔绝半个多世纪的中土和西域,终于再次开通。

曹丕

其实西域的开通是意外收获,曹丕恢复凉州秩序,目的只是维持河西走廊的安定。河西在凉州境内玉门关以东,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在此之前,曹操因无力经营凉州全境,就把精力放在河西四郡上(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取消凉州建制,把河西四郡和关中合并,统称雍州。但雍州治所在关中,对河西鞭长莫及,河西时常受到地方武装骚扰,不得安宁。

曹丕继位后,觉得要保持河西安定,就得肃清整个凉州的秩序。为表重视,他把河西四郡从雍州划拨出来,和玉门关以西的金城、西平、西海合并,重新设置凉州,治所就在河西范围内,即武威郡内的姑臧(今甘肃武威),又从首都洛阳派了不少官员过去。但这只是肃清凉州秩序的第一步,接下来,曹丕要平定汉人和胡人两股地方武装。

凉州地图

他先拿汉人武装开刀。凉州建制恢复后,玉门关东西两侧的汉人地方势力,敏锐地察觉形势对自己不利,所以先下手为强。河西以黄华为首的团伙,囚禁张掖和酒泉太守,玉门关西侧的鞠演势力,也发兵东进,一时间几乎凉州全境皆叛。

曹丕赶紧令敦煌功曹(协助太守管理全郡军政的官员)张恭驰援张掖和酒泉,当时敦煌太守已经去世,曹丕就命张恭代理太守,全权负责,又命玉门关西侧的金城太守苏则,火速东进,支援张恭。

张恭先围攻酒泉,河西叛军首领黄华竟劫持张恭之子,威胁张恭投降。张恭不为所动,持续攻城。这时玉门关西部的叛军首领鞠演赶到,与黄华夹击张恭。好在金城太守苏则接到曹丕命令后,急行上百里,赶到鞠演背后。苏则假装邀请鞠演赴宴,然后设埋伏将其杀死,又收了他的军队。随后苏则和张恭合兵一处,围攻黄华军,黄华孤立无援,宣布投降。

苏则

汉人武装主力刚平定,凉州的胡人武装又闹事了,数万骑兵攻城略地,占据凉州治所姑臧旁边的显美城,又在姑臧和关中通道上的鹯阴口陈兵铁骑,阻止救援的魏军西进。姑臧成为一座孤岛,凉州刺史邹岐无能为力。

曹丕改派张既为凉州刺史,命他带领五千军马入凉。但要进入姑臧,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鹯阴口的胡人骑兵。张既佯装进攻鹯阴口,然后亲率主力大军绕过主路,从少有人通行的偏僻小路进入姑臧。鹯阴口的胡人部队惊讶不已,怀疑魏军有神人相助,担心大本营显美城有失,竟撤离鹯阴口,全军保卫显美大本营。

曹丕设立西域长史府

张既短暂休整后即进攻显美。他在城外的险要之地埋伏精兵,然后派少数人马到胡人阵前挑战。胡人欺负魏军人少,数万骑兵一起涌出作战。两军一交手,魏军就假装战败,往险要之地撤退。胡人狂追数十里,已经人困马乏,却踏入张既设下的包围圈。一时间战鼓齐鸣,杀生震天,万余名胡人骑兵或死或降,张既大获全胜,凉州胡人武装就此瓦解。

凉州恢复安定的秩序后,河西走廊畅通无阻。西域鄯善、龟兹、于阗被魏军武力震慑,仅三个月后,就通过河西走廊到中原向曹魏称臣。

后果

曹丕设置西域长史府:公元222年,因西域各国臣服曹魏,曹丕在这里设置西域长史府,并设置各级官员,管理西域地区。

结论:西域各国向曹魏称臣,使大片领土重又纳入中原管控。所以曹丕平定凉州之战,是三国历史上夺取领地面积最大的一次战争。

阅读数 6.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