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之死:吃毒饼的皇帝
前因:景龙政变;后果:唐隆政变。

作者:王沫寒/编辑:李曳白

前因

景龙政变:707年,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诛杀武三思与武崇训父子二人,但李重俊因部下倒戈被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越发强大,为毒杀唐中宗李显埋下了伏笔。

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韦后将李崇茂推上皇位,在幕后把控政权。

景龙政变后,武三思父子被太子李重俊杀死,这可是严重地打击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的势力,但二人对皇权的野心却不减反增。自从有了女皇武则天这个先例,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母女二人也动了当女皇的心思。韦后借着李重俊的事大做文章,利用中宗李显,加快清理李重俊余党,扫除所有阻拦自己做女皇路上的绊脚石。

唐中宗剧照

韦后与安乐公主的行径愈发嚣张,她们不仅打压异己,还卖官鬻爵,尽可能地拉拢同党,扩大自己的势力。不少朝廷大臣都看不下去,可更多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面对韦后与安乐公主的擅权,总要人站出来,燕钦融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燕钦融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在他之前也有不少大臣向皇帝李显上奏,指责皇后与公主淫乱后宫、败坏朝纲。但中宗把这些话都当成耳旁风,直言敢谏的大臣要么事后被贬,要么被报复身死,朝臣郎岌最惨,他上奏皇帝说韦后意图谋逆,却被活活打死。

燕钦融看到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干预国政,已经到了危害社稷的地步,决定将个人安危抛诸脑后,向皇帝李显上书,痛斥皇后与公主的荒淫,并提醒皇帝警惕身边人的阴谋。

其实,李显早就听多了此类对于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控诉之词,要说一点不相信是不可能的,他的内心也渐渐地动摇,越来越相信这些“流言”了,于是,李显找来燕钦融当面问话。李显见燕钦融大义凛然地直言不讳,心中更是多了一份相信。

韦皇后剧照

不过,燕钦融向皇帝报告的事情,早就被宰相楚宗客看在眼里。楚宗客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党羽,他见燕钦融将矛头对准韦后与安乐公主,决定对燕钦融采取暴力措施、震慑朝臣。

楚宗客听到燕钦融的上奏,说燕钦融诋毁皇后,当场就派人把燕钦融击杀在大殿之上,意图恐吓其他想对皇帝进谏的人。看到敢于直言的燕钦融惨死于自己面前,懦弱的李显没说什么,但是他见到楚宗客如此放肆,竟敢在自己面前为非作歹,内心对韦后一党心存不满。

慢慢地,李显对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二人的态度逐渐冷淡下来。李显态度的变化,却让韦后与安乐公主感到不满,母女两人动了杀机。

本来朝臣们接二连三的指责,就已经令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愈发担忧,李显态度发生变化,更让二人坐立难安。在利益和欲望面前,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决定将家庭亲情抛诸脑后。

不久之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在给李显的糕饼中掺了毒,李显正如往常那样,品尝他平日里最爱的糕饼,可饼刚下肚,毒药就发作了。李显一时腹痛难忍,没过一会就死了。

安乐公主剧照

李显一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见自己的计谋得逞,迅速封锁了皇帝去世的消息,她们一面派亲信安稳局势把控朝政,一面将只有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推上皇位,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仅仅这些还不够,韦皇后的目标当女皇,安乐公主的目标是当皇太女,母女二人准备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可他们没有想到,过不了多久,她们的愿望就会被临淄王李隆基彻底打碎。

后果

唐隆政变:710年,在李显被毒杀后,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韦后与安乐公主。

结论:唐中宗被毒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掌握政权,造成了短暂的朝政混乱,但也为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埋下了伏笔,为唐代政治重回稳定秩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阅读数 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