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之外,科学家们还在为另一种病毒担忧
夜间,受感染的蝙蝠飞到枣树种植园。当枣汁从树上倾泻而出,它们大快朵颐,接着可能把尿撒在枣汁收集罐里。第二天,无辜的当地人从街头小贩那里买到果汁,就可能感染上尼帕病毒。

在全世界都在努力应对新冠病毒的时候,科学界对其他流行病的关注并未减弱。

亚洲有大量新出现的传染病。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意味着它们也是大量病原体的家园,增加了新型病毒出现的机会。在这些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人与野生动物之间越来越多的接触,也增加了风险因素。

这其中就包括尼帕病毒,果蝠是它的自然宿主。

尚未远离

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是一名“病毒猎人”,在泰国管理着泰国红十字会新兴传染病健康科学中心。同时,在过去的十年里,她也是一项名为“预测”的科学项目成员,这个项目旨在检测和阻止可能从动物传染至人类的疾病。

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对许多物种进行了采样。但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蝙蝠,众所周知,蝙蝠藏有许多冠状病毒。

在对数千只蝙蝠进行采样的生涯中,Wacharapluesadee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了许多新型病毒——主要是冠状病毒,但也发现了其他可能波及人类的致命疾病。

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 图:网络

而尼帕病毒被认为是威胁亚洲的病毒之一。“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还没有治疗方法......这种病毒造成的死亡率很高。”Wacharapluesadee说。尼帕的死亡率从40%到75%不等,取决于爆发的地点。

担心的不止她一人。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都会审查可能导致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大量病原体清单,以决定如何优先考虑研发资金。他们重点关注那些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风险的病原体,那些具有流行病潜力的病原体,以及那些没有疫苗的病原体。

尼帕病毒就在这个名单的前十名里。而且,亚洲已经发生了多次尼帕疫情,它还没有离我们远去。

尼帕病毒之所以如此凶险,有几个原因。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很长(据报道,有一个案例长达45天)。它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使其传播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感染尼帕病毒的人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咽喉痛、疼痛和疲劳,以及脑炎,脑部肿胀,可导致癫痫发作和死亡。可以说,这是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希望阻止传播的疾病。

四处暴露

柬埔寨西北部桑卡河畔的城市马德望,天刚亮。清晨五点开启的早市上,摩托车从购物者身边穿行而过,在他们身后扬起了灰尘。堆满货物的小车用五颜六色的床单盖住,旁边是卖水果的临时摊位。当地人在摊位前来来回回,塑料袋里塞满了他们买的东西。戴着宽边帽的老太太蹲在铺满蔬菜的毯子上卖东西。

这样看起来,这是一个相当正常的早市,除非你仰起脖子看看天空。

图:BBC

树上静静地挂着成千上万只果蝠,在它们飞过的万物上排泄和撒尿。仔细一看,市场摊位的屋顶上,都是果蝠粪便。“流浪狗和当地人,每天都会在暴露在布满这些排泄物的地方行走。”金边巴斯德研究所科研实验室病毒学部门负责人Veasna Duong说,他是Wacharapluesadee的同事和项目合作伙伴。

在柬埔寨,马德望市场是果蝠和其他动物每天与人类接触的众多地点之一。任何人类和果蝠互相靠近的机会,都被Duong的团队认为是“高风险界面”,这意味着极有可能发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这种接触可能会让病毒发生变异,可能会引起大流行。”Duong说。

柬埔寨马德望早市 图:BBC

但近距离接触的例子却不胜枚举。“我们在这里和泰国,都观察到果蝠出现在市场、礼拜堂、学校,甚至像吴哥窟这样的旅游地点——那边有一个很大的蝙蝠窝。”他说。在正常时期,吴哥窟一年接待260万名游客。

从2013年到2016年,Duong和他的团队启动了一项GPS跟踪计划,以便更好地了解果蝠和尼帕病毒,并将柬埔寨的蝙蝠活动与其他热带地区进行比较。

孟加拉国和印度过去都曾爆发过尼帕病毒。而这很可能和这两个国家的人饮用枣椰汁的习惯有关。

夜间,受感染的蝙蝠飞到枣树种植园。当枣汁从树上倾泻而出,它们会大快朵颐,接着可能会把尿撒在枣汁收集罐里。第二天,无辜的当地人就会从街头小贩那里买到果汁,感染上尼帕病毒。

从2001年到2011年,孟加拉国共爆发了11次尼帕病毒,有196人被查出携带病毒,其中150人死亡。

村民们正在收集鸟粪,这是一种在柬埔寨和泰国很受欢迎的肥料,也存在高风险。 图:BBC

椰枣汁在柬埔寨也很受欢迎。柬埔寨的果蝠为了寻找水果,会飞得很远——每天晚上最多100公里。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人不仅需要关注与蝙蝠的距离是否太近,还需要关注蝙蝠可能会污染的食物。

Duong的团队也发现了其他高危情况。在柬埔寨和泰国,蝙蝠粪便是很受欢迎的肥料,在农村地区,出售蝙蝠粪还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方式;在这两个国家,许多当地人会制造果蝠在他们附近栖居的机会,这样他们就可以收集和出售粪便。

但许多粪便采集者并不知道这样做会面临什么风险。“我们采访的人中,有60%的人不知道蝙蝠会传播疾病。仍然缺乏相关知识。”Duong说。

回到马德望市场,Sophorn Deun正在卖鸭蛋。当被问及是否听说过尼帕病毒时,她说:“从来没有。村民们并没有受到果蝠的困扰,我从来没有被它们传染过。”

Duong认为,教育当地人了解蝙蝠的威胁应该是一项重要举措。

栖息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改变地球,破坏野生栖息地,以满足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条件。

全球60%的人口生活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快速的城市化依旧在进行着。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东亚地区有近2亿人搬到了城市地区。

过去,蝙蝠栖息地的破坏曾造成尼帕病毒流行。1998年,马来西亚爆发尼帕病毒,造成100多人死亡。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森林大火和当地的干旱使蝙蝠脱离了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并迫使它们飞向农场的果树。

Veasna Duong 图:BBC

这些农场还养着猪。有证据证明,蝙蝠在压力之下,会传播更多的病毒。被迫迁移,以及与相对陌生的物种的密切接触,使得病毒从蝙蝠传到猪身上,再传到农民身上。

同时,亚洲拥有全球近15%的热带森林,该地区的森林砍伐也相当严重。亚洲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森林被破坏,变成了棕榈油等产品的种植园,以及住宅区和牲畜喂养空间。

果蝠往往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地区,有很多果树供它们觅食。当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或损坏时,它们会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比如房屋的栖息地,或者吴哥窟的缝隙塔楼。Duong的团队所监测到的蝙蝠每晚为吃果子而飞行长达100公里,很可能也是因为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不再存在。

然而,蝙蝠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为500多种植物授粉,还帮助控制昆虫数量,从这个角度看,蝙蝠也在疾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吃蚊子来减少疟疾。

因此,赶走蝙蝠、杀死蝙蝠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样做只会让它们重新分布到其他树木上,形成更密集的群落,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根据生态学家的说法,重要的是将对蝙蝠的病毒监测扩大更多地区。

科学家们表示,只要一个种群中60%到70%的蝙蝠有针对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就不太可能爆发流行病。

尽管Duong和他的团队找到了很多答案,但更多的问题总是在不断出现。其一是:既然有这么多风险因素,为什么柬埔寨还没有爆发尼帕病毒?是时间问题,还是柬埔寨果蝠与马来西亚果蝠略有不同?柬埔寨的病毒是否与马来西亚不同?每个国家的人类与蝙蝠的互动方式是否不同?

Duong的团队正在努力寻找答案,但他们还不知道。

跨国研究

当然,Duong的团队并不是一个人在研究这些问题。病毒猎杀是一项大规模的全球合作努力,科学家、兽医、保护主义者甚至是公民科学家联手研究我们所面临的疾病,以及找出避免疾病爆发的途径。

当Duong对蝙蝠进行取样并发现尼帕赫病毒时,他就会将样本发送给澳大利亚疾病防备中心紧急疾病实验室诊断组的负责人David Williams。

由于尼帕赫病毒非常危险——它被很多政府认为具有被恐怖主义利用的可能性,全世界只有少数实验室被允许培养、种植和储存它。

Williams的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团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尼帕病毒专家,可以使用大多数实验室所没有的大量诊断工具。他们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能够从极小的样本中培育出更多的高危病毒,以了解它是如何复制、传播以及如何导致疾病的。

要做到这一点,操作相当简单:首先,Duong在柬埔寨的一个蝙蝠栖息地下铺上一块塑料布,收集蝙蝠的尿液。这样就避免了要抓住蝙蝠——这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创伤。他把样本带回实验室,分装到管子里,贴上标签,然后装进冷藏箱,飞往澳大利亚。

Duong的团队成员之一 图:BBC

最终,它们到达Williams的实验室。检测后,他会把结果分享给Duong。“通过在柬埔寨这样的地方放置更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加快对这些病毒的定性和诊断。”他说。“然而,它们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很高。这就构成了一种限制因素。”

Duong的团队正在为他们的下一次病原体检测之旅寻找资金,用以支持对柬埔寨蝙蝠的持续监测,并了解是否有迄今未报告的人类感染。

他们还没有设法获得继续进行尼帕病毒工作的资金。他们说,没有这笔钱,潜在的灾难性爆发的可能性更大。

“长期监测有助于我们通知当局制定预防措施,并防止其蔓延。”Duong说。

文章来源:

https://www.bbc.com/future/?referer=https%3A%2F%2Fwww.bbc.com%2F

https://www.iflscience.com/health-and-medicine/virus-with-up-to-75-mortality-may-be-next-major-threat-to-asia/

https://science.thewire.in/health/nipah-virus-spread-fruit-bats-humans/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阅读数 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