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太后救不了大汉朝,谁也救不了。
文/全历史 空灵画师
刘隆出生刚满百天时,其父汉和帝去世,皇后邓绥借口和帝长子有怪病,将次子刘隆扶上皇位,这是106年2月的事。
七个月后,汉殇帝也死了。邓皇后在殇帝继位时,即晋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殇帝死后她立汉安帝,权势更大。
汉和帝时期,和帝依靠宦官消灭了嚣张的外戚窦氏,东汉王朝暂时摆脱了外戚专权的局面,可是刘隆一死,邓太后又将东汉带回到了这条不归路上。
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太后有很多,邓太后在其中以贤明著称,被誉为女政治家。主持改革的北魏冯太后(此处可a至496年2月2日的洛阳),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女政治家;而清朝的慈禧太后(此处可a至1908年11月15日的北京)则更加有名,她身上的争议也更多。

电视剧中的邓太后
其实,殇帝的死不是个案,皇帝短命是东汉的常见现象。
据统计,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历朝最短的,平均寿命仅27岁左右,只有三位皇帝活过了四十岁,分别是六十二岁的光武帝、四十八岁的明帝、五十四岁的末代皇帝汉献帝。
而殇帝刘隆,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驾崩时还不到一周岁。他父亲汉和帝是个英明君主。在他治下,东汉王朝达到鼎盛,可惜年仅二十七岁就溘然长逝。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许多学者进行过分析。比如说,东汉皇帝生活习惯不良,长期纵欲,导致寿命不长;也有学者认为,常年与几个大族亲戚之间通婚,也是导致东汉皇帝短命的原因,不过这一说法稍显牵强,近亲结婚的现象虽然有,但是东汉皇帝却很少是近亲结婚生下的后代,而是其他家族的嫔妃生下的。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像汉殇帝这样幼年夭折的皇帝太多了。除了殇帝,还有两岁去世的汉冲帝,八岁被外戚毒杀的汉质帝。
其实,汉殇帝的死也不是没有想象空间。
就有论者认为,汉殇帝之死是邓氏的阴谋,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邓氏好像早有准备。
有秦汉史学者认为,选择幼小的次子刘隆继位,而不是长子,是邓氏外戚有意为之。而汉殇帝之死,邓氏好像也早有准备。

皇上他还是个宝宝
邓绥主事立了汉殇帝之后,让刘氏诸王回到自己封国去,却单单把刘祜留在都城。刘祜的父亲曾经是汉章帝的太子,因宫廷斗争被废了,所以一直胆小怕事,对汉和帝唯唯诺诺。没过多久汉殇帝就死了,邓太后立即扶刘祜继位,是为汉安帝。可以说,这一过程中,邓太后用心良苦,步步为营。历史上没有汉殇帝被邓氏害死的证据,不过这其中的想象空间太大了。
其次,从邓太后的所作所为来看,她贤明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
邓绥是开国功臣邓禹的后代,家教出众,从小就诵诗书、读经典,表现出过人的城府。她父亲甚至喜欢和她商议事情胜过儿子们。16岁入宫之后,邓绥表现得温良恭俭让,对皇后阴氏低眉顺眼,穿衣服都很简朴,不和皇后争辉。在和帝面前邓绥低调又谦卑,和帝子嗣大部分夭折,邓绥劝和帝多纳美女,好多生皇子。汉和帝逐渐对邓绥另眼相看。
后来,阴皇后卷入巫蛊活动被废,邓绥为阴皇后求情,并且闭门称病,不接受皇帝的召唤。所以汉和帝觉得邓绥实在太贤惠了,就立她为皇后。当皇后之后,邓绥也告诫族人要低调做人。她很清楚,铲除了窦氏的汉和帝,绝不是一个善茬。
就这样,经过漫长的韬光养晦,邓氏等来了抬头的机会。东汉的国运正是在邓太后称制期间,迎来转折。
那么,邓太后听政如何改变东汉国运?
首先,邓太后掌控朝政之后,体现出较强的能力,不过错误也不少。
邓太后还记得汉和帝铲除窦氏外戚的场面,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对自己的族人比较严格。但其实也不过是表面上过得去也就罢了,她兄弟邓骘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成为邓氏掌权的支柱。
邓太后还表彰儒学,讨好士人;倡导节俭,关心民生。
但是她主政期间,丢掉西域,处置羌乱不当导致对国力的重大消耗,强行内迁边民等恶政,都是在埋祸根。
彼时,东汉天灾频发,土地问题极其严重,流民四起,这些问题都是邓太后无法解决的,是整个王朝的问题,邓太后也只能维持表面的繁荣。
其次,本来已被汉和帝消灭的外戚专政现象,被邓氏复燃,此后再也没有得到控制。
邓氏当政之前,东汉虽然也有外戚擅权的现象,但是总体上还在皇帝控制之下。光武帝和明帝都是强势君主,汉章帝虽然宽厚,但也曾大骂窦宪“国家抛弃你就像抛弃个死耗子一样”。汉和帝更是干脆铲除了窦氏。

老版《三国演义》里汉和帝也露过一面
但是邓太后先后选择百天的汉殇帝和13岁的汉安帝,以便自己控制朝政,结果导致皇帝再也没有能力压制外戚势力。
再次,汉安帝因为对邓氏不满,联络宦官想要对付外戚,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与外戚的激烈斗争从此开启,成了东汉灭亡的重要原因。
邓太后自己也任用了一些宦官,而汉安帝则选择另一些宦官来对抗邓氏。宦官的权势,比起汉和帝时期,变得更大了。邓太后去世后,汉安帝就依靠宦官,把邓氏势力彻底铲除。可怜邓太后小心一生,也没能保住宗族。
此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东汉皇帝没什么办法,只能任由国家腐烂下去,最后在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灭亡,迎来大分裂的时代。
邓太后的所作所为,和东汉王朝的命运,又一次验证长时段理论(详见规律47 -长时段理论:历史的进程与个体的无奈)。虽然邓太后尽力避免邓氏遭难,却没能成功;而东汉国运虽然在邓太后之下迎来转折,但是无论换成谁,也很难阻止王朝的衰落,改变不了外戚和宦官轮流擅权的戏码。这段时间,天灾人祸已经不是某个政治人物能逆转的。
历代评价
东汉的政权,到和帝的时,便发展到全盛时代的顶点······可是这样的全盛时代,却并不久长。跟着和帝一死,安帝即位,东汉的政权便开始腐烂的过程······跟着一代接一代的母后称制,外戚专政,宦官祸国,于是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在小所有者的抗议、农民暴动之中,趋于瓦解了。
——翦伯赞《秦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