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大揭秘:祭祀礼器或慢性毒药?
携带着厚厚中国记忆的青铜器总以“狞厉神秘”面向众人探求的眼睛,除了作为实用器皿使用,它又携带着哪些秘密?

“食前方丈,罗致珍馐,陈馈八簋(guǐ),味列九鼎”。

——《周礼》

近两年,《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播出加上各博物馆的花式宣传,人们开始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也让很多人养成了旅游必看博物馆的习惯。而青铜器则是各大博物馆的重头戏,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几乎收藏了国内最重要的青铜器,也成了青铜器爱好者的必去之地。除了欣赏那种不可言说的“狞厉神秘”,青铜器还携带着哪些秘密?

曾侯乙墓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发掘现场。一件又一件斑驳的青铜器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出来,人们无不震惊于这些器皿的华丽和精美,却鲜有人注意到这其中有多数都是饮食器:大鼎2件、升鼎9件、盖鼎9件、鬲(lì)10件、匕14件……其他门类的饮食器皿也数不胜数,面对这样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青铜食器群,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感。有人认为,这正是曾侯乙“食前方丈,罗致珍馐,陈馈八簋(guǐ),味列九鼎”的写照,然而这些青铜器果真是曾侯乙平时生活所用吗?曾经盛装其中的又有哪些美食?美食和这些青铜器之间会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不仅曾侯乙墓出土名目繁多的青铜器使人疑惑,数量庞大的商代青铜饮食器的出土也让人不解:这些青铜器几乎涵盖了我们能想到的所有饮食器皿的品种——炊器、食器、盛器、饮器、酒器、水器(专门用来净手),甚至酒器中还又细分为盛酒器和温酒器。如此说来,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主要作为贵族的生活用具。

器型——青铜器的用途和命名

部分青铜器的器型

大部分青铜器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用途是什么,比如鼎是用来煮肉的锅,钟是用来敲击的乐器,尊是用来盛酒的,爵是用来直接喝酒的。还有一些器型不太常见,比如觚[gū]、觯[zhì]、甗[yǎn]等。在已发掘的数以万计的青铜器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等。

食器:

鼎:在考古发现有些鼎的底部有烟炱(音苔)过的痕迹,表明鼎有加温煮食的功能,为烹煮肉食的器皿。

簋[guǐ]:盛放煮熟了的粮食的器皿。

鬲(音立):一般认为是煮粥或者盛放流食的,也有用来放肉的。鬲的特点是有三个或四个乳状的袋腹,可以加大受热面积、增大容积。

用来煮流食的鬲

豆:盛放腌菜、肉酱的器具。据说周人研制了120多种的酱料,其中包括蜗牛酱、鱼子酱等等,比咱们现在吃的火锅酱料还要多,而且都是天然食材。

豆——放腌菜和肉酱

酒器:

酒器的话大致分为两种:饮酒器和盛酒器。饮酒器包括爵、觚、觯、斝[jiǎ]等;盛酒器包括尊、壶、卣[yǒu]、彝等。

酒器——卣

水器:

常见的水器有盘、匜,其中盘用来承接水,匜用来倒水,先秦时期进行沃盥之礼(重要仪式之前洗手以示庄重、洁敬)时常用到这两件青铜器。其他的有盆(盛水)、盂(盛水放冰)等。想象一下先秦贵族洗个手,要有人专门举着一个大个儿的铜匜(常见的长度30-40厘米,高20厘米左右),也挺累的呢。

铜匜

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有铙、钲、钟、镈、錞于、鼓等。

兵器:有戈、戟、矛、钺、剑等。

兵器——戈

纹饰——狞厉神秘的美

在青铜器刚产生的时候人们就有意在上面铸造花纹,它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用彩绘和刻画形式表现的陶器纹饰,如各种抽象、变形的动物纹和几何纹。

兽面纹是最常见的一种纹饰,其形象来源于动物,却又不是真实的动物,而是属于“真实的想象”出来的某种东西。

青铜器上的凤纹

凤鸟被认作是吉祥的象征,因为鸟可上天可入地,人们认为凤鸟有信使的作用,沟通人间和天帝,而且在甲骨文中,“凤”也常被写做“风”。所以人们把凤鸟纹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

青铜器何尊底部的铭文:宅兹中国

青铜器中的铭文可谓一字千金。往往我们在青铜器上发现铭文会使它身价倍增,因为先秦时期留下来的文字资料非常有限,又常有后人篡改的成分,难以辨别真伪。而青铜器是铁证,若有伪造的痕迹很容易辨别。通过对铭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周时期的历法、家族、制度、风俗、文化等,从而更好的还原上古中华民族的生活场景。

近年有个关于青铜器的小笑话,历史学家再推论商朝灭亡原因是,将其归结为商纣王的过度酗酒。酗酒本无大碍,但盛酒的青铜器含铅过高,从而引发了商纣王的铅中毒。

后母戊鼎

《史记》对商纣王有详细的描述:他天资聪颖,视听敏捷,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力大无比,可以空手与猛兽格斗;而且能言善辩,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个英雄式的人物,为何在晚年会变得暴戾恣睢、昏聩无能呢?不仅是因为有妲己这样的红颜祸水,还因为青铜。商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其中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具有很高的毒性,高浓度的铅可以致命,低浓度的铅则会对神经系统、肾脏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专家们认为,商纣王前后性格的变化,就是长期使用高铅含量的青铜器、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的结果。不仅如此,商人在纣王的影响下,普遍用青铜器皿喝酒,也导致了社会风气的紊乱,这最终加速了商王朝的覆灭。

还有一条证据似乎也在支撑着这种说法:对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铅含量的测定。经过对殷墟西区墓葬群中随机抽取的43件青铜器的测定,含铅的青铜器就占60%。其中14件礼器,包括觚、爵、簋、尊,平均含铅量为22.89%,最高含铅量为30%。其含铅量之高,让人瞠目结舌。

如此说来,青铜饮食器改变了历史。神秘的青铜器既丰富了贵族的生活,也在无形中给了贵族们致命的一击。

青铜器:

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

青铜器的使用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地区,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阅读数 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