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理性爱国的诗圣
和杜甫一样享有“诗圣”称号的诗人,不畏强权的爱国者,捐出诺贝尔奖金的教育家。

文/张君恪

1861年5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

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世界文坛享有美誉,和中国被称作“诗圣”的大诗人杜甫(此处可a759年12月24日的成都)很像,他被称为“印度诗圣”。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投身于争取印度独立、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爱国运动中,是印度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泰戈尔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泰戈尔是个怎样的人。

第一,他是有哲学天赋、追求童真和自然的诗人。

泰戈尔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是家里的第十四个孩子。他的家人非常热衷探讨文化艺术,经常邀请当地文化人士来家里做客。小时候的泰戈尔受家庭氛围影响,渐渐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缠着仆人给他讲印度史诗中的英雄故事。

等他长大了一些后,泰戈尔的父亲送他去上学,但他在学校总是呆不久,动不动就退学,因为他受不了学校里的教条式教育。于是,父亲就请来老师来家里教他。不过,泰戈尔心里有两个比较好的老师,一个是大自然,一个是平民,他后来的诗作中,因此有很多表现平民淳朴和自然界事物的作品。

他从十三岁时开始创作诗歌,十五岁时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后来,尽管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去英国学习法律,但他不久又转学去伦敦大学学习文学,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泰戈尔回国后出版了多部诗集、小说和戏剧。他发表的诗集《新月集》,成为印度各级学校必选的文学教材。1913年,他以诗集《吉檀迦利》作为代表作,成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a a 吉檀迦利作者:泰戈尔序曲

泰戈尔的诗作中不仅崇尚自然界的淳朴,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对其他国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中国的郭沫若徐志摩等人。

第二,他是反对殖民统治、追求印度独立的理性爱国者。

泰戈尔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殖民地长大,对殖民者的统治深恶痛绝。1905年以后,印度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泰戈尔开始投身于爱国运动,写下了很多爱国主义的诗篇。

他很早就与印度革命先驱甘地结识,但在印度独立的问题上,他与甘地的意见有所不同。泰戈尔认为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推广科学技术。

泰戈尔不赞成印度人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所谓“直接行动”。他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比如到农村去发展自己的工业,消灭贫困与愚昧。他一直希望通过文化和思想启蒙来发动群众。

甘地

甘地一味敌视西方科技,用宗教信仰发动底层群众,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抗击英国,随着印度独立运动愈演愈烈,泰戈尔的意见也越来越不受欢迎。由于过度失望,泰戈尔选择与甘地及其领导的国大党(此处可a1885年12月28日的孟买)保持距离。

尽管如此,泰戈尔仍在为反抗殖民统治努力。1919年,印度阿姆利则市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违反殖民当局禁令集会抗议,英国殖民军队为镇压集会,开枪打死了一千多印度平民,史称“阿姆利则惨案”。

泰戈尔得知后非常气愤,他挺身而出写了封义正辞严的信给印度总督,提出郑重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

阿姆利则惨案

第三,他是关心底层、有教无类的“印度孔子”。

为了解决穷苦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实践自由、和谐的教育思想,1901年,泰戈尔在故乡加尔各答以北约180公里的小镇圣蒂尼克创办了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取名“阿什拉姆学校”。这就是维斯瓦·巴拉蒂大学的前身。

1921年12月,维斯瓦·巴拉蒂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为了办学,泰戈尔还捐出了自己的诺贝尔奖金和大部分家业。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罗曼·罗兰(此处可a1944年12月30日的克拉姆西)、萧伯纳(此处可a1856年7月26日的都柏林)等许多世界知名人士慕名前来。1934年,泰戈尔还在学校设立了一个中国学院,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法国 文学家 罗曼·罗兰

泰戈尔在教育实践中倡导国际主义、和平主义和爱国主义,并最终提出独特的“和谐教育”思想,认为人都有追求内在完美的天性,教育应尊重人的天性,帮助人实现与自然、社会及文化的和谐。

虽然泰戈尔甘地政见不同,选择通过教育启发民众,但他们二人的目标都是为了推翻殖民统治。这也验证了目标凝聚的历史规律(详见规律39—目标凝聚:目标一致可以使敌意消失)。

历代评价

我们敬重他是一个怜悯弱者,同情被压迫人民的诗人;我们更敬重他是一个实行帮助农民的诗人;我们尤其敬重他是一个鼓励爱国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帝国主义的诗人。

——茅盾

泰戈尔的诗名远远超过了他的国界。

——冰心

阅读数 4.7万
打开全知识APP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