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一世:内阁欺负我不懂英语
一个德国人,怎么跑到英国当国王了呢?

文/张君恪

公元1660年5月28日,英格兰国王乔治一世在德国汉诺威出生。

乔治继承英格兰王位后,成了汉诺威王朝的首任君主。他在任期间,在欧洲纵横捭阖,使英国成为欧洲头等强国。不过,由于英格兰议会对王权的限制,再加上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他只好将很多事交给内阁办理。

英国的内阁制度开始逐渐确立下来,王权逐渐退出行政体系。这对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意义重大。

乔治一世画像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乔治一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第一,他是个禁锢妻子、包养情人的典型渣男。

乔治一世出生在德国汉诺威,长大后他为了继承伯父塞列公爵的领地,娶了公爵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堂妹索菲亚为妻。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英格兰女王安妮去世后,按照之前英格兰议会颁布的王位继承法,具有王室血统的人一旦皈依天主教,就丧失了继承王位的资格。乔治虽然与安妮女王的血缘关系较远,但他没有皈依天主教,得以前往英格兰继承王位。

乔治一世去伦敦即位时,身边除了妻子索菲亚外,还有他从汉诺威带来的两个情妇——达灵顿女伯爵基曼塞格和肯德尔女公爵舒伦堡。索菲亚对丈夫的外遇十分生气。

索菲亚怀着她和乔治一世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闯进乔治一世的房间,逼他和情妇断绝关系。结果乔治一世大发雷霆,差点掐死索菲亚。后来人们传闻,索菲亚与别人私通,乔治一世不能容忍,就将她囚禁起来,一直到她病逝。

索菲亚画像

第二,他还是个善于制衡、纵横捭阖的外交大家。

乔治一世的父亲是汉诺威选帝侯,在父亲的影响下,乔治一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乔治一世即位时,在光荣革命中(此处可a1689年2月13日的伦敦)被废黜的詹姆斯二世的支持者和很多托利党成员,相继发动多起暴乱。乔治一世拿出钱财支持辉格党在议会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以此打压托利党。

托利党和詹姆斯二世的支持者打算在苏格兰接应西班牙的援军,发起叛乱。于是,乔治一世将目光放在了西班牙身上。此前的西班牙与英格兰交战多年,才签定和约不久。乔治一世对付西班牙,不仅是稳定内政的需要,也是在欧洲扩张势力的需要。

西班牙虽然派了舰队在苏格兰登陆,但很快被乔治一世的军队打败。为了遏制西班牙,乔治一世还说服了荷兰和法国,成立了三国组成的反西班牙同盟。后来,乔治一世又说服奥地利加入了这一同盟。

为了对抗英国,西班牙与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根据条约,西班牙给奥地利在南美贸易的便利,奥地利则帮助西班牙对抗英国,夺回英国在西班牙占领的直布罗陀。

反映 光荣革命的画幅

为了反制西班牙,乔治一世又主持签订了《汉诺威条约》,将英国、汉诺威、法国、普鲁士等组成一个同盟,荷兰、瑞典和丹麦等国也先后加入,矛头直指奥地利和西班牙。

总的来说,乔治一世打压西班牙,抢占了西班牙很多的海外利益,他还利用汉诺威公国的势力,让英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为后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他也是不说英语、倚重内阁的甩手国王。

乔治一世从小成长在汉诺威,平常说德语,并不会讲英语。他到英国即位后,和大臣们都无法顺畅沟通,只能和内阁首相沃波尔用蹩脚的拉丁语沟通。

除了外交事务,乔治一世越来越多的将事情交割内阁去打理。一方面是因为语言沟通障碍,另一方面还因为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乔治一世在汉诺威时是说一不二的,在领地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他在英国虽然贵为国王,但却处处受议会掣肘,只好将事情都委托给内阁。后来还发生一件事,使得乔治一世的威望大受损害,逼迫他只好退居幕后,让内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件事就是西方近代早期的著名的经济危机“南海泡沫”。

英国首任首相 沃波尔

引发“南海泡沫”的南海公司表面上是贸易公司,实际上是帮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1719年,南海公司提出了一项计划,试图用公司的股份换取国债。为了顺利推进计划,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要员行贿,最后使计划得到了议会的通过。

南海公司还宣传说,他们会在南美的贸易中赚取巨额利润。持有国债的英国人普遍相信,他们向南海公司出售债券后,能成为公司股东,可以从南海的海外贸易中分一杯羹。

南海公司的贸易业务实际上并不理想,但这挡不住公司股票的节节攀升,从每股128磅迅速涨到了1000磅。很多公司也效仿南海公司,炒作利好消息,抬升股价。

议会看到资本市场的假繁荣后,迅速颁布了《泡沫法令》,取缔了大量“泡沫公司”。南海公司的投资者也终于如梦初醒,纷纷抛售股票,南海公司股价又从1000磅跌倒了124磅。

后来人们大多认为,乔治一世情妇牵扯到了南海公司的交易中。但实际上乔治一世没有接受南海公司的贿赂,还在泡沫中损失了不少钱。但英国人普遍认为,乔治一世应当为此负责,乔治只好让沃波尔出面稳定局势。

沃波尔成功稳定局势后,声望日隆,成为了后世公认的第一位英国首相,全面负责内阁工作,而南海公司的炒作引起其他公司效仿,最终让乔治一世隐居幕后,这也再次验证了破窗效应的定律(详见规律42-破窗效应:为什么不良现象总是愈演愈烈)。

历代评价

乔治一世统治初期,辉格党人团结起来,粉碎了他们的对手。但这种联盟是短暂的。新国王公然使用英国的海军力量来实现汉诺威人在波罗的海的野心,他的外交政策因引起严重的外交紧张。在党派内部也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争权夺利。

——《牛津英国史》

阅读数 4.9万
打开全知识APP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