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功与权的大雾里迷失。
文/中流楫
1708年6月3日,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此处可a至1685年7月1日的北京)的父亲、康熙(此处可a至1719年4月1日的北京)的股肱之臣纳兰明珠在北京去世。
纳兰明珠在康熙朝前期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过程中立下了卓越功勋,为清初的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和北宋初期的名臣赵普一样,都是从一名普通的小人物晋升到了权力高层,又被人主所忌,最终失宠。

那么,纳兰明珠是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他是个长袖善舞的能臣。
明珠出自被努尔哈赤征服的叶赫部,他在顺治帝在位期间一直不受重用。康熙即位后,遇到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才给了明珠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康熙三年(1664),明珠被康熙帝擢升为内务府总管,成了管理皇宫内务的一把手。这个官职责任重大,也体现了康熙对他的信任和宠幸。随后的几年里,明珠的职位像火箭一样飙升,甚至八旗士兵的阅兵演习,康熙也交给他来处理,明珠处理得有声有色。
康熙初年,最大的问题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三藩拥兵自重,与朝廷分庭抗礼,是清朝统治的大隐患。但是三藩树大根深,很多大臣都建议不要裁撤,唯有明珠立主削藩,切除这个影响国家安定的毒瘤。这与康熙帝的想法不谋而合。三藩平定后,康熙以明珠为首功,明珠从此成为康熙最倚重的大臣之一。
在收复台湾和抵抗沙俄的雅克萨之战中,明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总能在关键时期对症下药给予指导性意见,这也是康熙皇帝看重他的因素。

其次,他又是个迷失在功劳里的权臣。
康熙帝对明珠的一路提拔重用,也让明珠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的权力欲迅速膨胀,居功自矜。他培植佛伦、余国柱为自己的党羽。本来才能很差的两个人,被他送上了高位。
不仅如此,他还与权臣索额图的相争。索额图是托孤大臣索尼之子,家庭出身比较尊贵。索尔图性格傲慢暴躁,如果他提出的意见有人不依附,就会遭到他的呵斥。明珠性格比较谦和,喜欢用钱财来收买人心。
索额图和太子往来亲密,明珠则专门和索额图对着干。两人朋党之争被康熙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康熙二十七年(1688),多位大臣上疏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康熙忍无可忍,随即罢黜明珠大学士之职。没过多久,明珠随康熙西征葛尔丹,虽然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

最后,他还是个家庭教育很成功的父亲。
纳兰明珠的夫人是清初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从小就接受了贵族教育,夫妻二人对儿女教育很重视。
他们的长子就是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容若。明珠二十岁时,妻子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他取用《宋史》中“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句子,给孩子取名为成德。后来为了避皇太子之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
纳兰容若是个神童,十岁就能作词。明珠很快发现了儿子的特长,便请来名士大儒顾贞观来做孩子的老师。纳兰性德名震当时及后世,名头已经远超自己的父亲。他的代表作《饮水词》引得家家传唱,他的悼亡词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纳兰性德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父亲明珠对他的悉心栽培。

纳兰明珠的次子叫纳兰揆叙。揆叙和他的哥哥从小就不同。纳兰容若喜欢吟诗作赋,而他却心系庙堂。明珠找来吴兆骞做次子的授业恩师,让儿子从老师那学圣人做人为官的道理,加上揆叙从小在父亲身边的耳濡目染,纳兰揆叙很早就平步青云,成为了工部侍郎这样的高官。
历代评价
卿才能素著,持管丝纶重地,赞理机务,因卿夙稽典史,晓鬯古今责难陈善之理。以前议撤籓,惟明珠等能称旨。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