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脱北美和病痛的代价,都太沉重了。
文/张君恪
1738年6月4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出生于英国伦敦。
乔治三世在位五十九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虽然他还有汉诺威国王的头衔,但他一生都没有回到汉诺威(位于今德国),也从未到访过英国以外的地方。然而,乔治三世的举措深刻影响了欧洲和北美,还有当时处于清朝乾隆(此处可a至1711年9月25日的北京)皇帝统治下的中国。

那么,乔治三世到底是位怎样的君主呢?
首先,他是丢掉北美殖民地的暴君。
1751年,乔治三世的父亲不幸受伤去世,他的祖父乔治二世将他册封为威尔士亲王,确立了他继承人的地位。九年后,乔治二世去世,年仅22岁的乔治继承王位,是为乔治三世。
乔治三世即位后,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对宗主国英国越来越不满,特别是对殖民地政府包括茶税在内的税收政策非常抗拒。
但乔治三世认为茶税对英国十分重要,说茶税是大不列颠“保持(向北美殖民地征税)权利的一种税”。不久后,北美波士顿人为了反抗英国茶税政策,爆发了倾茶事件(此处可a至1773年12月16日的波士顿)。
面对北美动乱,乔治三世对殖民地执行高压政策,包括关闭波士顿港、修改麻省宪法,使当地立法机关的上院由君主委任产生,而不再由下院互选产生。
乔治三世的措施更加激起殖民地人的不满,他们称这些措施是“不可容忍的法案”。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布从英国独立,并组织军队与英军交战(此处可a至1775年4月19日的莱克星顿)。
尽管乔治三世的大臣提出和谈,但乔治三世仍固执地要大不列颠与北美革命军战斗到底,部分大臣因此辞职。但这并没有让乔治三世打消战斗到底的想法,他下决心永不承认美国独立,决定以永无休止的战争惩罚北美人。
为了惩罚北美人,乔治三世又计划要破坏北美的沿海商港和码头,并劫掠与焚烧他们的沿海城镇,解除对印第安人的管制,让他们袭击殖民地边区的平民。但英军还是落败了,乔治三世也只好接受失去北美殖民地的现实。
其次,他是个有全球视野、博学多才的文化爱好者。
乔治三世从小学习过许多科目,包括化学、物理、天文、数学、法语、拉丁语、历史、音乐、地理、商业、农业、法律、舞蹈、击剑、体育等等。
即位以后,乔治三世对内鼓励科技发展,对外大力资助英国人对世界各地的探索和访问,帮助英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全球各地,澳大利亚就是他在位期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
乔治三世在位之时,英国还首次派遣使团访华,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成员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接见(此处可a至1793年9月2日的北京)。尽管这次接见并没有达成实质性协议,使团无功而返,但这次访华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一百多年的中英关系。
此外,乔治三世的知识非常渊博,他爱好收藏,在位期间一直倡导并赞助科学、技术、金融、农业、音乐、艺术等事业发展。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英国科技迅速进步,工业革命全面展开,英国的工业生产冠绝全球。
最后,他还是个被剥夺权力、疾病缠身的“疯王”。
尽管乔治三世在对抗拿破仑(此处可a至1804年12月2日的巴黎)的战争中享有极高威望,但那时已经步入晚年的他疾病缠身,白内障让他几乎失明。更为严重的是,乔治三世还患有严重的心智失常,成了臣民眼中一个没有理智的“疯王”。
后世有人认为他晚年的病,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阿米莉亚公主因病去世诱发的,也有人认为乔治三世的病因,是由于他的长子威尔士亲王乔治没有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而是成了一个花花公子。
1811年,乔治三世陷入了永久性精神失常的状态。按照他通过的《1811年摄政法案》,威尔士亲王开始担任摄政王,代理执行君主的职务。
乔治三世被安排到温莎城堡过着与世隔绝的孤僻生活,医生对他的治疗非常粗暴,对他使用训斥、捆绑等野蛮手段。他还经常被捆在椅子上,因为他总是不停地自言自语。
1820年,乔治三世在温莎城堡内去世。
历代评价
乔治三世1820年去世,国民把他视为纯朴可亲的人,对噩耗深感悲痛。尽管他晚年成了盲人,举止也似乎是个疯子,但人们还是一直认为,他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其理解程度,不亚于对上层浮夸的理解,而且可能还要超越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