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命自己的弟弟多尔衮远征明朝余势。远征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意外得到了一件宝物——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多尔家用快马发回奏章称:“天锡至宝,此一统万年之端也!”
奏章传开,后金汗廷一片欢腾。鲍承先上奏,“大宝呈样,天赐玉蛋,乃非常之吉兆也”,建议由工部特制宝函,皇太极择吉郊迎,“顾行满汉蒙古,伸远近闻知,咸识天命之攸归”。皇太极惊喜若狂,连连点头,一一允准。
这尊传国玉玺得以重见天日,实在是上天垂爱!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四载:相传这尊传国玉玺藏于元朝大内宫廷之中,当元顺帝为明洪武帝所败,仓皇丢弃都城,携玺逃至沙漠。元顺帝崩于应昌府后,玉玺遗失。过了两百多年,有牧羊人在山冈下放牧时,发现有一头山羊连续三日不肯吃脚下的草,只是不断地用蹄刨地,牧羊人大惑不解,用铲深挖,竟然挖出了这尊历代传国玉玺。多尔衮奉还玉玺之日,皇太极渡过辽河,隆重远迎到一百多里之外的阳石木,传谕左右说:“此玉玺乃历代帝王所用之宝,天以畀朕,信非偶然也!”
后金大小臣工、特别是明朝降臣降将,谀声四起,大拍马屁。
都元帅孔有德说:“自古受命之主必有受命之符,昔文王时凤凰鸣于鲏山,今皇上得传国宝玺,二兆略同。”总兵官耿仲明上疏:“天赐宝玺,可见天心之默佑矣。惟愿早正大一章统,以慰臣民之望。”
但到了乾隆年间,乾隆却一眼看出这是一个赝品,甚至是个假货。乾隆之所以这么说分为以下三点
根据《后汉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彰显皇权,命良工用良田山美玉制成玉玺,上面雕有龙鱼凤鸟,正面有丞相李斯用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儿。皇太极的这枚正面只有四个字,“制诰之宝”。所以说皇太极这枚是假的。
秦末天下大乱,秦子婴将这块传国玉玺送给了刘邦。而在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独揽朝权,有心篡夺皇位,逼迫太后王氏交出传国玉玺。王太后气愤之下,将玉玺掷之于地。玉玺上的璃虎被崩碎一角。王莽得到后,命人以黄金镶补。但皇太极这没假货,并无黄金镶补的痕迹。
传国玉玺曾经过曹丕石勒之手,曹丕曾命人在玉玺左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石勒则命人在玉玺右肩部用隶书加刻了“天命石氏”的字样。但皇太极这没假货,并没有这些字。
如此见得皇太极只是利用玉玺虚张声势,而乾隆精通金石之学,一眼就看出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