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财政经济体制的创立者桑弘羊,为什么会不得善终?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古代帝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认可他的人说他给了汉族一个挺立千秋的名字,不认可他的人说他穷兵黩武、冷血无情。

但是无论怎么看待汉武帝,都不能否认汉武帝的确为汉朝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力延续和发展的政策,其中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离不开一个人物,即桑弘羊。

桑弘羊的出身

关于桑弘羊具体是哪一年出生的,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推测大概是公元前2世纪中叶(也有说是公元前155年,还有说是公元前153年)出生的。

桑弘羊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相信跟他出生的家庭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根据史书记载桑弘羊的籍贯是洛阳。

早在战国时期洛阳就以发展冶矿等手工商业而出名,例如战国时期著名商人白圭就是在洛阳做生意而大赚特赚,并且名声传遍各诸侯国,更是被后世的商人尊为祖师之一。

有着如此悠久的商业文化底蕴,在当时可是一个大都市,而且还是汉朝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商业都市之一 。

桑弘羊不仅是在如此浓厚的商业氛围之地出生,他的父亲在洛阳当地也是一位富商,因此桑弘羊从小在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长大。

按照常理来说,这位桑弘羊长大之后应该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富商,为什么偏偏成为一代名臣?

因为桑弘羊在13岁那年就因为“精于心算”而名传洛阳当地,最后更是传至长安城,被汉景帝所知,于是特意下诏令,特别选用桑弘羊入宫,所以才让一位本是经商的奇才,成为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才。

桑弘羊入宫之后,直接是侍中,所谓侍中,在西汉一般都是加官,表示皇帝对大臣的亲近之意,这个职位意味着桑弘羊直接可以与皇帝见面。

但是毕竟是一个小孩,所以就安排他与皇子们在一起,相当于陪读陪玩的角色,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皇子中间有一位未来响彻云霄的帝王诞生。

因此在少年时代与汉武帝刘彻的相识,等于跟其他人有着先天性的优势,所以桑弘羊与汉武帝的关系不仅仅是君臣,某种程度来说与雍正王朝里的李卫有点相似。

正因为有着这份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情谊,汉武帝对桑弘羊的信任,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不仅一直提拔和重用,最后在去世前还把桑弘羊定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能让千古一帝刘彻托孤的存在,岂是一般人!

桑弘羊的辉煌成就

众所周知,汉武帝在位54年,其中44年在打仗,战争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一直都是消耗国库的重大事件,还会严重危害百姓的生命,导致一连串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

但是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征战状态?如果仅仅是文景二帝留下的财产,恐怕早已让汉朝这个王朝分崩离析!因此汉武帝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得力的手下,找到了一个赚钱的道路,从而支持汉武帝穷兵黩武。

1,提出改革货币制度

汉武帝以前,货币制度混乱不堪,而且货币政策也是改来改去,一直没有定制,因此汉武帝即位之后,想要赚钱,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革货币制度,确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于是在桑弘羊的辅助下,汉武帝时期出台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货币制度。货币改革的主要的内容:

第一,先统一货币形制,即要全国流通的钱币长一个样;

第二,保证钱币的货真价实,在汉武帝之前因为允许私人铸造货币,所以货币的实际重量和含铜量都存在严重问题,大部分属于“恶钱”,即劣质钱币;

第三,收回货币铸造发行权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只允许首都的朝廷专门机构可以铸造和发行;

第四,毁去之前的所有旧币,这样才能把新币政策实行下去。至此之后,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影响后世700多年,而流通时间可以追溯至清朝末年。

2,朝廷实行盐铁酒专营

这个赚钱的主意根据《汉书》记载,是由西汉名臣张汤提议,然后由桑弘羊具体执行的一个重大政策举措。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汉朝双管齐下,一边鼓励百姓自己煮盐,但是坚决不允许私自销售;一边是招募煮盐的百姓——“盐户”,还提供煮盐的器皿;这两条路推进,然后朝廷收购煮好的盐,再安排专门的机构和商铺进行全国销售。

第二,在全国各地设立各级铁官,专门负责铁矿的冶炼和销售。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掌握食盐相对于掐住天下人的命脉;铁,作为古代军事武器的原材料,还是百姓生产工具的原材料;因此掌握盐铁二事,不仅赚钱还能稳定局势和中央集权。

而酒类专卖制度,在汉朝称之为榷酒酤,由汉朝官府控制酒的生产和流通,朝廷独占酒利,不许私人自由酿酤,所以这一项政策没有完全延续下去,汉武帝去世没几年就被废除,因为盐铁被垄断了,酒类生意再被垄断有些说不过去。

3,桑弘羊提出均输法和平准法

所谓均输法,即汉朝中央把全国各地方官府向朝廷上贡的物品,按照各地方自己的市场价格换取同等价值的土特产,然后把各地土特产分别运往没有生产的地区进行销售,为朝廷获取丰厚的利润。

所谓平准法,即由朝廷出面把全国各地大宗商品收购到一起,再根据各地方对于大宗商品的实际需求进行销售,这样既能垄断一项生意,还能平衡物价,对于汉武帝来说,这是一桩一举两得的好买卖。

以上所述,每一件对于汉武帝当时的全面发展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推动意义,特别是实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让钱币掌握在中央朝廷手里,避免再一次引起内乱。

因为汉景帝时期的七王内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汉景帝放手货币铸造发行的权力,让七王有了敛财壮大自己,最后才敢造反。而且盐铁专卖制度和货币制度更是对于后世2000多年都有着重要影响。

桑弘羊为什么会不得善终

1,因为“纳粟拜爵”和“捐纳赎罪”

“纳粟拜爵”是指向朝廷缴纳一定的粮食,即可获得一个官职;“捐纳赎罪”是指若是触犯刑法,之后可以缴纳赎金就可以减刑甚至免罪。

这两种做法,的确帮助汉朝国库增加大量的收入,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前面所讲到的政策是在护国安民,那么这两个举措就是在祸国殃民,如此不顾朝廷法度和权威,只想着为朝廷赚钱。

长此以往,无须匈奴打败汉朝,只需要汉朝自己就能搞垮自己。从此处可以看出,桑弘羊忠君之心远远高于忠国之心,一心一意为汉武帝赚钱,为了达到此目的,可以不顾百姓的水深火热。

2,因为盐铁酒专卖政策

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体制来看,盐铁专卖实际上好于百姓私营,因为朝廷统一更能保证盐铁的有序供应,避免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社会动荡,甚至引发威胁国家稳定的局面。

既然盐铁已经专营,那么酒类专营就是彻底地断商人的发展之路,所以引发不良的社会矛盾,从而在汉武帝去世之后,成为他人攻击桑弘羊的有力手段。

关于这个事情在史书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大概情况是桑弘羊与一群儒家学者讨论这三项专营政策的事情,最终桑弘羊退了一步,取消了酒类专卖,而这件事情的背后是权臣霍光在背后操控,目的是打击桑弘羊。

3,因为政治斗争

不可否认,桑弘羊为了忠于汉武帝,做了一些威胁汉朝政权的错误措施,但是他前面所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让汉朝处于一个有钱支撑的状态。

若是没有桑弘羊的辅助,汉武帝即使能做到一些事情,但是肯定没有这么全面,最后汉武帝还要选择穷兵黩武,恐怕会让汉朝在他手里终结。

但是,不管如何,桑弘羊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当桑弘羊威胁第四他人的政治利益时,人家不会考虑桑弘羊对国家发展有多大的作用,而是想着如何除掉桑弘羊这个绊脚石。

根据史书记载,汉昭帝事情,霍光为了独揽辅政大权,逼着上官桀和桑弘羊与他对抗,后来上官桀不愿被霍光蚕食,选择先下手为强,谁知被霍光提前知道消息,反被霍光所杀,而桑弘羊并没有参与,也被霍光以谋逆罪处死,至此一代经济学家陨落。

综上所述,桑弘羊的一生是璀璨的,相信他自己也是自豪的,毕竟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能为自家主子分忧是他们最得意的事情。

而桑弘羊不仅为汉武帝分忧,他所做出的政策主张对于整个汉朝和后世其他王朝都有着指导性意义,因此桑弘羊不仅是汉朝财政经济体制的创立者,更是中国封建王朝经济体制的引领者。

阅读数 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