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 | “才绝”“画绝”和“痴绝”
顾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

顾恺之(约348年-409年),字长康,江苏无锡人,中国东晋时代画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多才,工诗赋,精于绘画,曾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时人称其“才绝、画绝、痴绝”。他还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摹拓妙法)》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理论。他的代表画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

主要作品《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所创作的一幅著名画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根据曹植文学作品《洛神赋》的故事,从内容情节、人物刻画、环境描绘进行创作。全画笔法恰如“春蚕吐丝”,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Admonitions of the Court Instructress to Palace Ladies)是中国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文物。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典丽、秀润。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研究价值。

主要影响

顾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堪称珍品。在绘画理论方面,顾恺之也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重视体验观察,主张通过绘画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状态。

顾恺之博学多才,世人评价他“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顾恺之沉醉于艺术文学,淡于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

阅读数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