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阿尔弗雷德大帝统一英格兰;后果:英法百年战争。
文/陆伯让
前因:阿尔弗雷德大帝统一英格兰
公元9世纪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几个小国逐渐合并,阿尔弗雷德大帝推行统一法律、编纂史书,使英格兰成为统一国家
公元1066年秋天,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远征英格兰,成为英国国王。
诺曼底公国是维京人后裔在法国建立的,虽然名义上属于法国,但不怎么听法王的命令。
威廉作为诺曼公爵的私生子,继承爵位后,一直都受到各方的排挤和暗杀,在腥风血雨里成长为一个有野心、有手腕的公爵。
他是英王爱德华的表弟,有继位英王的资格,加上英国大贵族哈罗德在法国落难时,也跟他许诺献上王位,所以威廉对于海峡对岸的英格兰一直有想法。
威廉远征英格兰的契机,正是哈罗德被推举为英国国王。
英王爱德华没有子嗣,王室凋敝,而大贵族哈罗德是王后的弟弟,最后贤人会和爱德华国王商量,就由哈罗德继位。
威廉当然不甘心,明明说过王位给自己,哈罗德却当了国王。他决定要把这个王位抢回来。
恰巧这时法国国内,一直忌惮诺曼底公国的法王和安茹伯爵都死了,新的法王太幼小,安茹家族一直内乱,免除了威廉的后顾之忧。
而且罗马教皇不满英国那边自己选主教,不拿教皇当回事,也站到了威廉一边。
但是英吉利海峡的北风把威廉的船队堵在诺曼底海岸,一直没法北上。

这时候的一个插曲,帮了威廉大忙。
就在威廉等着南风吹起来的时候,挪威国王哈德拉德带着船队乘着北风南下,他和英国国王爱德华有点血缘关系,也排着队,拿着王位号码牌。
他和威廉虽然一个是挪威人,一个是法国人,但是借口差不多:哈罗德只是王后那边的血缘,自己和老国王的血缘有关系,不是更应该当国王吗?
而哈罗德家族内讧,挪威人获得了哈罗德的一个弟弟的帮助,胜算大增。
但是英军准备充分,迎头痛击挪威人,杀死挪威国王。
这一战后哈罗德的声望大涨,王位似乎稳了,但是仅仅三四天后,威廉带着诺曼大军来了。
威廉征服英格兰的关键,正是打败哈罗德的黑斯廷斯之战。
哈罗德才在北边击败挪威国王,还没有修整完毕,4天内跑了300公里赶到南部,很多弓箭手和马匹都没跟上,而且在这个王位交迭的时候,贵族们都很难即时调动。
虽然威廉的兵力少,但哈罗德士兵疲惫,后援不足,优势也不是那么明显。
最终在黑斯廷斯附近的山地,双方短兵相接。
哈罗德想要趁着清晨偷袭,巧了,威廉也这么想,早早地把骑兵撤到了高地上,打算突袭对方营地。谁都没有偷袭成功,两军只能排开阵型肉搏。
威廉假装失败,骗英军追击,使得队形散乱,他再用骑兵冲击英军,加上弓箭手助攻,最后哈罗德不幸中箭身亡,导致英军大败。
诺曼在英格兰最大的对手倒下了!

其他的英国贵族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在威廉谨慎前进时,老国王的遗孀艾迪斯王后,也就是哈罗德的姐姐,公开向威廉臣服,贵族们纷纷效仿。
1066年12月25日,威廉进入伦敦,加冕为王。
加冕那天,因为教堂里法语和英语交杂混乱,外面的士兵以为又打了起来,纵火焚烧附近的房屋,人们四散奔逃,威廉则被扔在教堂里,和几个教士匆匆完成加冕仪式。
在恐慌中,威廉还是带着王冠发誓,说会尽最大的努力统治英格兰人民,不输给过往最好的英王。
好不好,很难说。
在他继位后,英格兰人反复叛乱,威廉采取了极为严酷的镇压,有些地方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大肆屠杀,无数贵族的土地被收入王室,英格兰人对于诺曼人的恐惧很长时间内都不能消除。
威廉自己都为这些血腥镇压懊悔,晚年做了很多反思。
但是威廉引入了骑士制度,与欧洲联系密切起来,加速英格兰封建化,军事实力大增。
自他开始,英格兰再也没有被入侵过,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无法征服英格兰,转而向东方的俄国(苏联)进攻。

后果:英法百年战争
自从1066年诺曼征服后,由于英国国王同时是法国公爵,两国就开始了关于领土和继承的争端,最终1337年爆发了百年战争。
结论::诺曼征服使英格兰确立封建制度,自此之后,英格兰与欧洲大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加入【圈子】-【异次元世界】,透过动漫看更多世界史内容
什么是大德意志、小德意志、哈布斯堡、德二、德三?
这得从中日空军在重庆遭遇说起……
谈恋爱救不了印第安人!